――該斥責時要斥責
叱責下屬,怕是每個管理者都有過的事情。有的人講究叱責的委婉技巧,有“經營之神”之稱的鬆下幸之助則不,他隻是以設法糾正別人錯誤的誠意與熱忱,當麵斥責。鬆下認為,叱責也是駕馭和培育人才的方法之一。
在現代的民主氣氛下,罵人——不是街頭無賴間的攻訐,而是因對方工作失誤而來的叱責——被認為是要不得的。學校的師生如此,單位的上下級如此,私營企業的老板雇員也如此。即使是要叱責,也要講一些技巧,即不當麵批評別人,更不當麵叱責人。人們普遍認為,這樣給被批評、叱責的人留了麵子,於己於人都是有利的。
鬆下不講究叱責的這種技巧,他總是發現問題就當麵指出,發現錯誤就當麵斥責。曾在鬆下公司任職、後任三洋機電副社長的後藤,專門寫了一本《叱責經驗談》,記述了自己被鬆下叱責的事情。
一次是後藤擔任一家新工廠頭目的時候。鬆下吩咐當日留下五六個人加班,幹完該幹的事情。可是那些留下來的人都去打球了,後藤準備自己獨自把工作完成。這時,鬆下來了,問道:“大家都到哪裏去了?那件工作完成了沒有?”知道工作沒有完成,鬆下毫不客氣地當麵叱責了後藤,說他“太不應該,怎麼連你也幹這種事情。”後藤無言以對,再三點頭道歉。
後藤的另一次被叱責,更為嚴厲。那是他未經許可便擅自提高了定額以外的產品的單價。晚上10點多了,鬆下把他叫到家裏,當著親戚的麵,嚴厲地叱責他。由於過分激動,鬆下把爐火的火箸都敲彎了,親戚的勸阻也沒有任何作用,還讓後藤把火箸弄直了以後再回去。就這樣,本來有貧血病的後藤被訓昏了。送他到家後,鬆下的秘書甚至叮囑他的妻子注意其動向,以防自殺。
鬆下對後藤的這種不留情麵的叱責,作用如何呢?是否起了反作用呢?後藤在書中也講了他的感受。第一次被叱責後,後藤居然有些喜悅,鬆下的“連你也——”這幾個字,著實讓他感動,因為他從鬆下的叱責中知道鬆下對自己更器重一些。其實,這也就是叱責的技巧了。在叱責一個人時,使對方覺得自己的存在比別人重要,這種叱責是最有效的。第二次叱責之後的次日上午七點,後藤還未開始工作,電話就響了,是鬆下,他說:“我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找你,隻想問你是否還介意昨晚的事。沒有?那就好了。”說完,就掛了電話。經此電話,後藤昨晚被叱責的陰影一掃而光,心情頓時開朗起來,精神抖擻地投入了工作。這又是鬆下叱責的技巧了,那就是叱責以後,及時地了解被叱責者的反應,確定被叱責者是否反省,此後抱著什麼樣的態度工作,是否對叱責有所誤會。如果對方誤會了,則設法消釋;如果懷恨在心,鬆下就會覺得他和自己沒有共事的緣紛;如果接受了,反省,抱持積極的態度工作,鬆下就十分高興了,叱責的效果也起到了。
當麵就地叱責犯了錯誤的部屬和員工,是鬆下的一貫作風。他不以為所謂“留情麵”是有必要的。鬆下認為,叱責的目的在於指出錯誤,也希望當事人從今以後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因此,對於被叱責的人來說,這本來是應該感激的事情,何必背著人呢?同時,在場的人,也會從中受到教育和啟發,避免自己犯錯誤。再者,這也是使人進步、培養人的一種方法。
對於被叱責的人來說,鬆下認為,應該認識到這是一種很大的幸福。鬆下自己的親自體驗中,沒有過這種幸福,因為他自小就沒有年長的親屬,沒有被斥責過。他認為,每一個人都需要更多的機會被斥責,才能使自己充實、進步。因此,作為主管,不僅要注意適度的叱責、而且要有叱責到對方改正的耐心,就是說,還要繼續不斷地叱責,直至對方改正。
我們再來看看鮑洛奇的斥責藝術。
吉諾·鮑洛奇悉心經營的公司,從一個家庭化的小作坊一躍而成為擁有近億元資產的大公司,凝聚了他無限的辛勞和心血。他深諳用人之道,將競爭機製引入企業內部,用競爭來督促員工、鞭策員工,鼓勵員工學趕幫。員工們深知,幹得好,幹得快,錢也掙得多;出了重大差錯,則會被開除,在這樣的壓力下,大家都盡最大的努力幹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