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節日新風俗(2)(2 / 3)

鬆柏有崢骨。

不管風吹雪壓,

勝似承沐甘露,

必成棟梁樹。

有冬就有春,

有春就有蘇。

辭舊歲,

迎新年,

邁大步。

十二億人抖擻,

崎路交通途。

香港百年回歸,

“九五”之路攜手,

中華大家族。

群芳齊吐豔,

神州起宏圖。

例三

首先,我向大家拜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裏,工作順利,身體健康,合家團圓。下麵我給大家朗誦一首詞:

滿江紅

新年暢想

鬥轉星移,

又跨入新的一年。

歲月迫,

催人奮進

前景瑰麗。

市場經濟充實力

開放搞活勃朝氣。

逢“九五”計劃實施起,

好時機。

抓機遇,

促發展;

鼓幹勁,

奔小康。

有黨的政策,

為民立極。

神州大地數風流,

東方巨龍騰空起。

迎世紀之光在前頭,

爭朝夕。

賀辭、賀詩選萃

例一

生命在於開始

當嬰兒離開了母體,以他的第一聲啼哭宣布自己成為一個獨立的存在時,一個新的生命誕生了。

當晨曦從東方透出第一縷微光,太陽剛剛從地平線上探出紅紅的臉龐時,新的一天開始了。

當除夕的鍾聲敲響十二下,迎新的爆竹聲震撼著千家萬戶的門窗時,新的一年開始了。

誕生,意味著一個生命過程的開始,然而,這開始並非是一個獨立的瞬間,而是像多米諾骨牌一樣,一個瞬間連著一個瞬間,每個瞬間都有著自己的開端;舊的瞬間過去了,新的瞬間開始了。

“開始”這個詞兒,隻屬於活著的生命;對於死亡,沒有開始,隻是終結。有句名言叫做“生命在於運動”,這句話常被片麵地理解為一種活動,甚至隻是體育鍛煉;其實,運動就是不斷地開始新的過程。因此,也可以說,生命在於開始。

當你正在步入花甲之年,發現自己昔日的滿頭烏發已悄悄染上霜白,額頭上、眼角邊的皺紋肆無忌憚地縱橫延伸時,當你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看著年輕人代替了自己的位置時,你千萬不要沮喪、不要埋怨,這隻不過意味著一個人開始進入老年生活。“老年”怕什麼!

重要的是,這也是一個開始,是一個新的生命階段的開始。

英國哲學家羅素在他的《如何度過晚年》一文中說:“一個人如果對自己身外的事物有濃厚的興趣並從事適當的運動,那麼他的晚年生活就很可能過得很好。”另一位法國作家蒙田也說過:“享受生活要講究方法。我比別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為生活樂趣的大小是隨我們對生活的關心程度而定的。”

請你嚐試著對於生活中過去無暇顧及的事物產生新的興趣吧!你會感到生命的活力在周身湧動,以至忘掉了自己的年齡。你也許習慣了辦公室(或車間)裏的空氣,每天走著固定的路線,從家裏到工作單位;現在請你留心一下其他地方的風景,注意觀察一些陌生人的生活和情緒,你會饒有興趣地發現:世界變大了,你的內心也更加充實了——因為你有了一個新的開始。

“人的思想必須朝著未來,朝著還可以有所作為的方麵。”這還是那位羅素老人說過的話。他在七十九歲時榮獲諾貝爾文學獎。他的一生正是實踐了他自己的比喻:“一個人的生應該像一條河——起初很小,被它的兩岸緊緊地約束著,猛烈地衝過岩石和瀑布,逐漸地變寬了,兩岸後退了,河水較為安靜地流著;到最後,不經過任何可以看得見的間歇,就和大海彙在一起,毫無痛苦地失去單獨的存在。”

不斷地開始,不間歇地流淌,這就是生命存在的奧秘!

當我們祝賀新年時,也就是在祝賀生命的新的開始。

例二

寒辭去冬雪,

暖帶入春風。

共歡新故歲,

迎送一宮中。

——(唐)李世民《守歲》

例三

為你吟一首詩

寫在新春的賀卡上

我願——

長駐在你心靈的芬芳地

春節的晚上

雖然沒有月亮

透過片片雪花

望見了你

微笑的模樣

雖然我們不在一起

但我們的心沒有距離

新春愉快

身體健康

例四

富有詩意的溫馨畫麵

透露出恬靜安謐的美

你感覺到我對你的祝福了嗎

我的朋友願您新春快樂開心

例五

舒心的酒千杯不醉

知心的話萬言不贅

敬祝春節快樂

值新春的氣息

奉上我無限的思念

和衷心祝願

新春快樂

例六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宋)王安石

迎春團拜

團拜,就是團轉拜,古代是打圈拜。春節是新的一年的開始,一年之計在於春,因而人們十分重視。它是我國最古老、最隆重的一個傳統節日,機關團體、事業單位、學校部隊,在這一天相聚在一起,互相表示祝賀。團拜活動的形式有:

迎春集會

迎春集會的會場寫有“歡度春節”的會標,會場主席台擺設花卉,整個會場布置得熱烈、大方,具有節日喜慶的氣氛。

集會開始,主要領導人就座於主席台,向到會的全體人員或代表致新年祝辭。祝辭熱情而真誠,反映出上級對下級、領導對群眾的關心、愛護和期望。領導講話之後,由到會代表向領導祝賀新年,表明大家在新一年搞好工作的決心和信心。代表發言後,集會在一片熱烈的掌聲與歡樂的樂曲聲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