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趙友欽和《革象新書》(1 / 1)

趙友欽,鄱陽(今江西鄱陽)人,生於宋末元初,係宋王宗室,為了避免元朝政權的迫害,他隱遁為“道家”,遂不用趙友欽的名字,自號緣督,人稱緣督先生或緣督子,有時改名為敬,字子恭。他不斷變換住地,浪跡天涯。開初,他離開鄱陽,住到德興(今江西德興),後遷往龍遊(今浙江衢縣龍遊)東南雞鳴山麓定居。在龍遊居住很長時間,可以說是他的第二故鄉。據說有一天,趙友欽在龍遊芝山遇著著名道家石杏林,拜石為師,在石的指導下,學業進步很快。他為了研究天文,觀察天象,在雞鳴山上築有觀象台(又名觀星台)。他時常出外遊學,一方麵尋師訪友,一方麵與大自然多接觸,探索自然規律。他的足跡踏遍衢州和金華,並去東海多年。趙友欽死於龍遊,葬在雞鳴山,後人為紀念他,為他立祠建廟。

《革象新書》是趙友欽現存的唯一著作,絕大部分是討論天文曆法問題,也討論了數學、物理學問題,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論述。與物理學有關的知識主要有:

(1)通過大型實驗,對光的直進、針孔成像與照度進行研究,取得輝煌成就。這個大型實驗,在世界物理學史上可說是首創的(見本書光學部分)。

(2)他通過一個模擬實驗,研究了月亮的盈虧。他把一個黑漆球掛在屋簷下,比作月球,反射太陽光,黑漆球總是半個亮半個暗。從不同角度看到的黑漆球反光部分形狀不一樣。這樣,形象地解釋了月的盈虧。他對日、月蝕也作了研究。

他還對視角問題進行過研究。他說:“遠視物則微、近視物則大”,“近視物則雖小猶大,遠視則雖廣猶窄。”

應該著重指出:趙友欽十分注重從客觀實際出發探索自然規律。他既重視實驗,又重視理論探討。另外,他善於用比喻來解釋自然規律,深入淺出,妙趣橫生。

除《革象新書》外,趙友欽還著有《金丹正理》、《盟天錄》、《仙佛同源》、《金丹問難》、《推步立成》、《三教一源》等書,又注過《周易》,寫過兵書。《推步立成》是關於天文曆法的書,《金丹正理》和《金丹問難》是關於煉丹的書,可能涉及化學等自然科學知識,可惜都散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