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服時內、外衣混在一起,那些致病微生物就很容易沾在內衣上,漂洗不幹淨,容易使人罹患各種皮膚病。因此,洗衣服時將貼身內衣與外衣分別進行洗滌為好。
餐具洗滌兩不宜
(1)不宜用化纖絲洗碗:有些人在街頭小攤上買回化纖絲洗碗用,覺得它又柔軟又耐用。其實,這是不妥的。因為它能把一些不易被人們肉眼發現的細小纖維沾在餐具上,而後隨食物進入人體胃腸內。這些工業化學纖維在腸腔黏膜上滯留,會刺激或誘發胃腸道疾病。
(2)不宜忽視清洗碗腳:不少人在洗碗時,常常隻注意碗的裏外是否幹淨,而對碗底和碗腳卻不大在乎。其實,碗底和碗腳的衛生是不容忽視的。研究人員經過檢測證明,許多看似洗幹淨的碗,把它們握起來後,其髒汙大都跑到碗底部了,碗底成了細菌繁殖的溫床,碗底的細菌是最多的。因此,洗碗時一定不可忽視把碗底內外清洗幹淨。
不宜使用油漆筷子
油漆筷子雖漂亮美觀,又容易洗滌,但油漆是有毒之物,無論紅漆、黑漆或清漆,塗在筷子上,在使用過程中,對人體都是有害的。
油漆由基質、油脂、有機溶劑、充填劑和苯料加工製成。其常用的溶劑有苯、二甲苯、丙酮、丁醇等。這些溶劑都是有毒物質,在常溫下就能揮發,而且溫度越高揮發越快。這些有機溶劑能通過呼吸道被吸入肺部,還能通過皮膚、口腔黏膜的接觸進入人體內。另外,這些有機物在油脂中容易被溶化,可隨食物進入人體。長期使用油漆筷子,必然對人體造成危害。
因此,油漆筷子是不宜使用的,當然也不宜生產。
不宜赤手駕駛車輛
不少駕駛員為了圖方便省事,經常赤手握著方向盤,駕駛車輛。殊不知,這樣是有損健康的。
這是因為,機動車發動時或行駛中,都有不同程度的震動,而這種震動對人體有害無益。科學研究證明,長期駕駛機動車的人,由於震動的影響,致使神經係統功能下降,如條件反射受到抑製,神經末梢受損,震動覺、痛覺功能減退等,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降低。震動還使手掌多汗、指甲鬆脆。震動過強時,駕駛員會感到手臂疲勞、麻木,手握力下降。長此下去,會導致肌肉痙攣、萎縮,引起骨關節的改變,從而出現脫鈣、局限性骨質增生或變形性關節炎。強烈的震動和噪音長期刺激人體,會使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出現惡心、失眠等症狀。女性駕駛員還會出現月經失調、痛經、流產、子宮脫垂等病症。醫學上通常將這類震動引起的疾病稱之為“震動病”。
為了預防“震動病”的發生,駕駛員在行車時,必須戴上絨手套或較厚的雙層棉紗手套,從而減少手與方向盤的直接接觸,以緩衝車輛對手及人體的震動力,駕駛員對此切不可疏忽大意。
此外,還可以在駕駛員座位或靠背上安裝富有彈性的墊子,或工作一段時間後略微休息一會兒,以鬆弛一下緊張的肌肉和活動一下手指關節等辦法,來預防“震動病”的發生。
不宜長時間在空調車裏“避暑”
目前,裝有空調的汽車越來越多,在炎熱的夏天,鑽進空調汽車“避暑”的人也越來越多。但是,科學家提醒廣大司乘人員,在空調汽車裏長時間“避暑”是不當的。
這是因為,一氧化碳是一種毒性氣體,可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形成酸氧血紅蛋白,使血液失去攜氧能力,而造成組織缺氧、窒息。一氧化碳是由汽車發動機產生的。汽車在運行時,汽油燃燒是比較完全的,發動機所排出的廢氣不會有過量的一氧化碳。但是,當發動機處在怠速狀態時,汽油燃燒不完全,往往會產生大量一氧化碳的廢氣。汽車停駛時,若仍開放空調,發動機則處於怠速狀態,排出大量的一氧化碳會在車內聚集。人在車內避暑睡覺,往往將車窗全部關閉,以防冷氣外泄,一氧化碳不能及時排出,人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一氧化碳中毒,有的甚至會在睡眠中失去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