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班子19(1 / 3)

第十八章 關係世界

接回了秦陶,送走了秦甬,吃完了送喪的酒宴,何長順便與秦甬的家屬,治喪工作辦公室的楊曉陽等一一告辭,臨走前,他也沒有忘記劉鍾祥的托付,當著市裏大大小小的幹部的麵,假傳聖旨,把因揭發商業局長馮純吾而上台的代局長譚鐵強,表揚了一番。

說近一段時期,張市長非常關心商業局的領導班子,對譚鐵強上任以來,認真貫徹市委大力整頓小金庫、反腐倡廉,推行廉政建設的力度,對譚鐵強的工作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希望市裏的各個係統各個口子,都應該向近期的商業係統看齊。

在場的幹部,自然明白何長順的用意,已經開始接受市委書記秘書工作的楊曉陽在自己這個關鍵時期也順水推舟,對譚鐵強工作能力表示欣賞,斷言譚鐵強在日後的工作中一定會出成績,建議大家敬譚局長一杯,預祝譚鐵強早一點將局長前麵的“代”字去掉。

何長順楊曉陽的態度,自然代表了現在官場的風向,大家紛紛舉杯恭喜譚鐵強升任局長,雖然這杯祝賀的酒來得晚了一些,但也是出於大家的一片真心,此時的譚鐵強,自然明白自己的曲線搞關係策略見效了,自己破壞了官場的規矩,以副職的身份舉報正職,那馮純吾與在坐的都是多年的關係,現在大家表態表示願意接納自己,立即當場表示如果大家肯賞臉,這個周末自己在希爾頓大酒店請客,彌補自己過去可能無意中有傷害大家感情的地方。

眾人都說他言重了,同在官場做官,互相關照是理所當然的事,誰幹得好與不好,全在市長、書記一句話。呂書記提攜他,張市長肯定他,那他譚鐵強就是好幹部,大家就應該向他看齊,他要擺酒宴,大家自然要捧場,有何秘書楊秘書在這,難道還有人不買麵子不成?

何長順立刻定調說:“那譚局長請客的事就這麼定了,今天是秦副市長的喪事,大家就別鬧酒了,早點喝完早點散,家屬這幾天也辛苦了,要休息,以前我做張市長的秘書,工作性質的關係,大家請客我經常不能到,現在我不久工作就會有調整,譚局長請客我一定到,楊秘書現在兼了呂書記的秘書,剛上手,工作可能會有些忙,周末能不能到場,大家就不要強求了,理解萬歲,楊秘書的態度大家應該都很明白了。”

“知道!知道!理解萬歲。”眾人紛紛附和。

何長順與楊曉陽打招呼,張市長可能現在還在辦公室,自己要去彙報情況,要先走,楊曉陽擔心呂書記也還在辦公室等自己彙報工作,也起身和大家告辭,倆人剛好叫上司機一塊走。

忙了幾天,坐上車如釋重負,司機問倆人是否直接回市委便開動了車,楊曉陽和何長順雖然是天天見麵,其實單獨坐在一起的機會也很少。

片刻,喜歡包打聽的楊曉陽,盡管覺得何長順今天當眾捧譚鐵強有些蹊蹺,不應該直問,還是忍不住開了口,好奇的問何長順,剛才他口傳的張市長賞識譚鐵強一說從何而來,難道真的是張市長所言。

何長順知道自己的這一招瞞不過楊曉陽,楊公開問是一件好事,如果他凝在心裏,他日後肯定能找到機會,在張市長那裏求證,因而實話告訴他,張市長的話是自己編的,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秦陶從省紀委轉到市裏,劉鍾祥起了關鍵的作用,而譚鐵強因為不擇手段,在市裏的幹部中受排擠,估計是給劉鍾祥送了銀子,托劉鍾祥幫他緩和人際關係,自己答應了劉鍾祥,盡力而為。

難怪呂書記都說何長順關係了得,自己這個省委副書記搞不定的事,他都能搞定,原來他是走了自己同鄉劉鍾祥,這個大忽悠的路子。

楊何倆人也算是關係不錯,楊曉陽提醒何長順道:“依我對劉鍾祥的了解,這個人深交不得,他是體製外人,沒有顧忌,膽大妄為,遲早都會捅大簍子,而且,我親眼見過他在酒席上,認僅大他一歲的工商銀行的副行長幹娘,還當真肉麻地叫對方幹娘,真惡心,什麼丟人獻醜的事都做得出。”

何長順解釋說:“市裏讓我去辦這事,我也是沒有辦法才搭理他,他無非是想利用我這個市長秘書的關係,反正不久我就會到下麵去,他想利用我也利用不上了。”

楊曉陽聽了高興地說:“那我也預祝你高升,不知你將來要去哪裏高就。”

“高就談不上,大概是做縣長吧,去什麼地方還不清楚。”何。

楊曉陽認為他去縣裏如能作一把手,那可是徹底翻身了,依他這種情況,留在市裏難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下去是最好的選擇,幹個三年五載,幹好了前程無量,何長順恭維楊曉陽道:“我將來若是真的到了下麵,能否幹得好,屆時還得仰仗你這個大秘書,朝裏有人才好做官,如果在市裏沒有紮實的關係,在下麵要想出成績談何容易。”

“這你放心,將來隻要你有用得著我的地方,盡管開口,不過你了解呂書記的作風,做他的秘書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不是張市長,不會給你那麼大的權力,所以,能力會非常有限,我聽說章秘書下去掛職鍛煉,好像僅僅是個副職,比你差遠了。”

何長順不以為然地說:“這很正常,他幹秘書也就這二年,以前也沒幹過什麼工作,可我在市裏幹了十多年,本身就是科級出身,他不能跟我比。”

談話之間,楊曉陽覺得何長順心太大,這種心態容易導致人心浮躁,是在下麵當官最忌諱的,不過那是他何長順的事,他不便多說。

回到市委,倆人各自去了市長、書記的辦公室。正如楊曉陽估計的一樣,呂書記果然在辦公室等自己回來彙報情況,楊曉陽幫呂書記換了一杯熱茶,呂書記讓他通知小章先回去後,便聽他介紹晚宴的情況,楊曉陽告訴呂書記,秦甬的女人還有大舅子,在酒宴上代表家屬,對市委市政府的關懷,一再表示感謝,雖然張市長和呂書記都未能出席最後的晚宴,他們表示理解,能體諒到市裏領導工作的繁忙,這件事就完全順利地解決了,秦甬的父母也沒露麵,看來確實是身體況且很差。

這是他彙報的第一件事,其次就是秦陶在遺體告別儀式上露麵一事,幹部群眾沒有太大的反應,他露麵在張市長呂書記已經去了休息室之後,這也是何長順劉鳳文按市裏的指示安排的,秦陶參觀了遺體之後,就被劉鳳文帶走了,其間,除了他的兒子沒有人與他接觸,僅僅是禮節性的跟他點頭打招呼,與他關係最近的大概就是陳開元的那個關係戶周輝,他一直試圖跟秦陶說話,都被一旁的劉鳳文製止了,應該不會產生什麼負麵影響。

呂書記陰沉這臉,心情沉重地聽著楊曉陽的彙報,聽到一切都正常,臉上才緩和,並語重心長地說:“對待市裏的主要領導幹部,我們市委是慎重的,也是盡心盡責的,現在秦家人沒有什麼意見,沒有給市裏提一些不合理要求,我們也要感謝家屬的配合,以後他們有了什麼困難,組織上仍舊需要關心他們,但無論怎麼說,秦甬同誌的非正常死亡,對市裏對市政府是有不良影響的,你跟辦公廳的同誌打個招呼,在處理秦甬同誌的遺物時也要抱這種態度,適合家屬保管的,一概移交給家屬,不適合的可以由市裏保管,也可以銷毀掉,不留後遺症,川漢區副區長陳開元的問題,也要參照秦甬同誌的模式處理,人死了問題是無法追究的了,但要考慮社會影響,他雖是一個生活糜爛、問題百出的貪官,可為了政府的形象,我們也不得不對他這個貪官作寬大處理,我聽說他的家屬,還在找區裏的幹部要求享受因工死亡的待遇,你去給區裏打招呼,這是絕不允許的,沒有對他的財產進行徹底的清算,也是考慮到他們孤兒寡母在國外生活不容易,我們已經發了不該發的慈悲之心。秦陶的案子還沒了,如果他們繼續提無理要求,就讓公安局立案,將來與秦陶一起處理,就算讓我做一個審死人的書記也沒關係。”

楊曉陽用筆記下了呂書記的每一項指示,呂書記講完之後,又問到楊曉陽:“還有什麼要彙報的,漢沙的喪事之隆重在全國罕見,不會沒有什麼新聞吧!”

楊曉陽彙報說:“一共到了四十桌,因為秦甬的妻子閔清鳳不主張請客,所以來的人不算多。”

呂聞先又問他,在酒宴中這種最容易產生謠言的地方,難道沒聽到什麼?楊曉陽回答:“沒有!大家現在心態似乎都比較好,沒有太多的議論陳開元的事,因為秦陶與陳開元有牽連,所以酒宴上,也沒人議論陳開元的事,有所避諱。“

呂聞先一直在向他提問,楊曉陽感到呂書記問得很仔細,便將何長順出麵為譚鐵強抬轎子,拉升人氣的事也作了彙報,因為何長順已放口風,說自己不久工作會有調整。

呂聞先再次低下了頭,喝了一口水,一旁的楊曉陽不知呂書記在想什麼,重新為呂書記斟了茶,這時呂聞先才說:“他的工作是要有所調整,張市長已表了態,我也是這個意見,漢沙的官場風氣不太好,我總以為與你們這些做秘書的關係很大,我就曾聽說,這漢沙的秘書,就正漢沙的影子政府,我來的這二年多深有體會,他們的能量大過市長和書記,他張市長我呂聞先辦不到的事,他們都辦得到,你們這些人,要麼是幹部,要麼是領導秘書,吃喝到一起就拉關係,最終的結果就是官官相護,完全不考慮在群眾中的影響,這和張市長以前比較放任大家有關係,這次,我同意讓何長順到下麵去,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漢沙官場風氣不好,市裏要借秦甬同誌去世,馮純吾案、秦陶案以及陳開元的死,對市裏的領導幹部進行一番整頓,這就是我讓你來做我的秘書的原因,我觀察了二年,你這人雖然處世比較圓滑,但沒有什麼大問題,在市政府機關待得長,人頭熟、消息靈通,我這個書記要拿準市裏這些幹部的脈,要整治領導幹部隊伍,現在還得依靠你這樣的人,希望你在市政府的這次經濟、政治重大舉措出台,促進城市經濟轉型,調整城市建設發展觀和幹部隊伍的整頓調整,三大任務的完成中,是經得起考驗,能為市政府的使命,獻計獻策出力出汗的可用之材,你當年從北大拿到西方哲學的碩士文憑回來,也是一個有學問有才能的人,若是在實際工作中也這樣出類拔萃,那才是真正的人才,今天我就跟你說這些,你明天早上就去組織部,一是辦你的事,二是讓組織部,盡快給張市長物色一個合適的人選,讓何長順早點到縣裏去,當然,物色的人合不合適,得由張市長說了算,就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