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孝心碑(3 / 3)

八把珠光玉潤的茶壺擺在中廳裏。到顧鼐府中購買古玩字畫的客人一見,當時眼睛裏都冒出了光來。

顧鼐麵帶愧色地講完這八把壺養護的經過,圍觀的客人們不由得唏噓一片,大家紛紛出價購買茶壺,八把茶壺,不大一會就賣出去七把,這七把茶壺共賣銀子一萬五千兩。

有了這樣一大筆銀子,顧鼐真的不用賣宅子了。顧鼐趁熱打鐵,還想將第八把茶壺也賣出去,沒想到柳氏搖搖腦袋說道:“這把壺就不要賣了,因為銀絲鐵劵茶最多隻能泡八次,泡到最後這把壺的時候,已經是第九泡了,所以這把壺,我並沒有將它養成,這把壺不管從包漿,還是成色上,都是一把殘壺!”

那個想買顧鼐宅子的山西老客走出人群,他對著柳氏一抱拳說道:“柳老太,今天我雖然沒買到顧鼐的宅子,可是也被您教子持家的善舉所感動,最後這把養殘的茶壺我買了,我要拿回去教育我的孩子們去!”

第八隻養殘的茶壺被那個山西老客高價買走,看著桌子上的一大疊銀票,柳氏點了點頭,說道:“兒呀,我們家可是苦底子出身呀,當年你爹娶娘的時候兩手空空,是我養了幾隻壺賣掉後,所得的銀子當了你爹做生意的本錢,你爹經過幾年的打拚,才創下了這份家業。今天,你娘我又替你養了幾隻壺,也希望你能記住這個教訓,以後好好做人呀!”

顧鼐跪倒在地,連連保證以後一定要勤儉持家,柳氏這才嘴角掛著微笑,回到了自己的臥室,第二天一大早,日上三杆柳氏也沒有起床。顧鼐開門一看,老娘已經咽氣多時了。

顧家兄弟倆將老娘風光大葬。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就到了來年的清明。顧鼐找上哥哥,他叫石匠刻了一塊碑,然後仆人們抬著石碑,顧家哥倆直奔墳地走去。

顧鼐到了墳地,遠遠地就看見老娘的墳前圍著幾個人,這幾個人拿著鐵鍬等物件,正挖土立碑呢。

顧鼐急跑過來,一問才知道,原來老娘去世前,她竟自己寫好了碑文。碑文連同立碑的銀子,她早已經留給了石匠。

看著新立起的石碑,顧家兄弟默默地跪下,他們在老娘的墳前焚化了紙錢,然後繞著老娘的墳頭走了一圈。顧鼐一回頭,正瞧到了石碑的背後,那石碑的背後竟密密麻麻地刻著字。

看完那些字,顧鼐的眼淚當時就流淌了下來。柳氏一年前,自覺生命已經走到了盡頭,正在她準備安然而逝的時候。突然節外生枝,如何規勸顧鼐這個敗家子,成了她急待解決的問題。

柳氏來到二兒子顧鼐的宅子,他發現顧鼐鋪張浪費已經到了無可救藥的程度,她為了給兒子留下一條後路。她就利用銀絲鐵劵的殘茶,為兒子養出了八隻絕品茶壺--這八隻茶壺,就是兒子生意失敗後,東山再起的本錢。

可是顧鼐安排客人競買柳氏茶壺的時候,卻因為大意出了破綻,柳氏怎麼都不會相信--養殘的茶壺都有人買,柳氏在那一刻,她才知道,兒子為了強留住自己,是在假裝鋪張浪費,是在假裝需要她管教,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一個溫馨的計謀呀。

柳氏為了成全了兒子的孝心,她假裝糊塗,在臨死前,她給石匠留下了遺書和銀子,石匠在清明之日,替她刻了這塊誇獎兒子孝心的石碑。

顧家兄弟號啕大哭,他們再一次對著母親的石碑,深深地叩拜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