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桓煜和李小芸成了親,對於李太後來說,另外一項任務提上日程。
她囑托聖人給李桓煜放假,這才有利於小夫妻造人……
丁嬤嬤將證明新娘子清白的白單子送入後宮,李太後看了非常滿意。
她如今就算再不滿李小芸的出身,也抵不過抱孫子的心切。眼看著李桓煜和李小芸成功洞房,她竟是比誰都八卦。
李太後是過來人,不會為了讓李桓煜播種在這種時候下放美女給他。而是放了兩位懂得調養女子身體的女官出了宮,專門修正李小芸日常生活。要讓李小芸過上有益懷孕的日子……
李小芸對此倒不是很排斥。她有時候想想,李太後也是個可憐人。本是人生最風光的時候遭受全家滅亡的打擊。這世上又有什麼比白發人送黑發人更慘呢。
況且李太後是真疼李桓煜,雖然待自個不咋樣,但是她能夠最終給了她一個身份,允許她嫁給李桓煜,可見已經是極大的妥協了。
再者說,李小芸也認為該給桓煜生個小孩……否則李桓煜整日纏著她不誤正事也讓人憂愁。
李小芸最大的優點就是,當她發現人生的路不由己的時候,她會自我開導尋找快樂,然後努力往前的跑,過好屬於自個的日子。她一直是個很懂得生活的明白人,不貪心,不奢望,抓住自己的小幸福,努力的去愛值得她疼愛的小桓煜。
李太後見她肯配合,不由得對李小芸刮目相看。
李小芸卻不覺得如何,誰家小夫妻成親了不是要孩子?標榜自個特立獨行,堅決不要孩子那才是有問題吧。抗爭社會規則又不會幸福,為何要這麼做?
李桓煜反倒是覺得要孩子甚早,尤其是他聽聞女人有了孩子就會把注意力都轉向孩子……那麼,他該如何。小芸豈不是就不是最愛他了。
李桓煜覺得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甚至去偷偷打聽能否避免讓妻子受孕……
過年時,李小芸進宮給貴人們道賀。如今她身份今非昔比,凜然是李太後寢宮第一人。李太後見她婚後聽話調養身體,又心疼李桓煜,便把早先不待見她的理由都拋之腦後。
她瞧著身材越發豐腴李小芸,叮囑道:“許氏說你現在身體正好呢。”這話的潛意思就是,晚上要多加努力了。許氏是給李小芸調養身體的女官。
“煜哥兒年輕氣盛,你要多管著點他。”潛意思就是,他可能不懂,你要主動一些,切莫耽誤造人計劃。李桓煜點頭稱是,心裏卻覺得李太後也挺可愛的。
她和李太後說完話,象征性的去了皇後娘娘寢宮,路途中遇到了賢妃娘娘。站在賢妃娘娘身邊的是李小花,她剛生完一個男孩,此時正值得意的時候。
李小花望著李小芸頭上獨一無二的簪子,眼底流露出幾分嫉妒的神色。世人都道,小李將軍成親後便疏於公務,竟是做起了木匠活兒,隻為了把侯夫人裝點得美人如花。
這枚簪子的材料是貢品,玉更是番外西涼國紅玉,李桓煜求了太後娘娘後親手打造。鎮南侯和侯夫人恩愛有加的故事早就成了京城百姓茶餘飯後的閑話家常。聽說鎮南侯和侯夫人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可是她李小花難道不是李桓煜的青梅竹馬嗎?
賢妃娘娘聽聞李小芸是要去給皇後娘娘拜年,不由得有幾分心涼。如今五皇子正值勢頭旺盛,皇後寢宮和冷宮差不離,聖人好幾個月不曾去了。李小芸義父李劭和雖然不住在侯府,卻好歹是她父親的人,近來沒少給五皇子的威望煽風點火,如今倒好,他兒媳婦一點都不親近她。
賢妃轉身離開前,道:“李貴人,你和李小芸還是親姐妹吧,不如留下說會話。”怎麼滴都要拖會李小芸……
李小芸有些無語,卻不好打了賢妃娘娘臉麵。
李小花生了皇子,巴不得在李小芸麵前鮮卑一二。
李小芸近來實在是太忙了,所以根本沒關注李小花生子的事情。
據說是聖人老來得子,倒也是熱鬧了一番,所以李小花心裏斷定,李小芸如今為子嗣發愁,定是心裏嫉妒自個,所以才故作不知。
李小芸垂下眼眸,想起什麼道:“小花,你可知道爹娘要來京城?”這還是李旻晟告知她的。就因為李旻晟主動給她寫了封信,李桓煜恨不得三天不上朝,在家躺著說心口痛,氣的她沒轍沒轍。逼迫的隻好發誓再也不同李旻晟有任何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