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1 / 3)

在自然界中,狼可以為得到食物而不知疲倦地等待,因為狼有著冷靜、達觀的強者心態,它們具備了足夠的克製力。因此,狼常保持著高昂的激情,不惜忍辱負重,始終以達觀的心態,來置身於群山之巔去麵對天高地闊。那麼,對於要想在社會中成功的人來講,學習狼性心態,必須要學會理智地克製自己。冷靜是一種戰鬥力量。冷靜還是一種無形而又非常有用的資本。

掌握批評下屬的原則

管理大師鬆下幸之助認為:員工身上最寶貴的莫過於他們的羞恥心和責任心。在批評的時候,管理者一定要注意批評的方式和斥責的藝術,一定要注意對員工自尊心的保護,不能讓批評過了頭,相反,要注意利用這種自尊心和羞恥心,在斥責員工的時候注意把握分寸,掌握藝術,利用了員工的這種心理可以讓斥責和批評達到目的,使員工能在批評下奮力一搏,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

霍雷走進辦公室,滿臉怒容,他重重地把手中的文件甩在桌子上,聲音很大,幾乎驚動了每一個辦公室裏的員工。

“小周,這就是你交給我的工作成果嗎?你看看,這份流量表裏麵有多少錯誤!我簡直都不敢相信,你過去不是這樣的!”

小周很緊張地站了起來,諾諾地說:“對不起,我想一定出了什麼問題,我拿回去再看看吧!”

“你當然要拿回去看看了,還想讓我幫你看呀?!真不明白,拿那麼多工資卻隻做出這樣的工作!再仔細看看,今天下午我要一份沒有任何錯誤的流量表!”

看著小周尷尬委屈的樣子,霍雷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他僅僅是想發泄一下心中的不滿,過後就什麼都不記得了。

霍雷的批評可能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相反,還可能產生很大的負作用,因為,霍雷是在為了批評而批評,這樣做是批評下屬時最忌諱的。或許,霍雷在狠狠地批評過小周後,自己心中的不滿會慢慢減弱,但是他並沒有顧及到小周的感受。有什麼必要發那麼大的火氣呢?如果真的有必要,為什麼不在私下裏批評呢?在批評過後為什麼不再給小周一些安慰呢?

要達到批評的效果,管理者一定要注意以下幾個原則,它們會對你掌握批評的藝術有很大的幫助:

(1)出發點和動機必須正確

批評是說服人的一種方式,目的是幫助人改正錯誤,更好地工作。因此,批評不是為了整人,也不是為了把對方壓垮。管理者在實施批評的過程中,首先必須遵循“團結——批評——團結”和“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原則。事實證明,管理者對員工的批評能否取得良好效果,核心和關鍵是出發點是否正確、動機是否純正。如果帶有個人成見,即便批評的內容正確,也往往不能被員工所接受。同時,管理者在批評員工時,不能厚此薄彼,而要一視同仁、公平合理、公道正派、實事求是,真正做到批評麵前人人平等。

(2)必須對症下藥,有的放矢

批評是十分嚴肅的問題,一定要抓住錯誤的實質,有針對性地進行批評,不能憑主觀臆斷和想當然,更不能聽信讒言,捕風捉影,道聽途說,無中生有。那些不痛不癢的批評,含糊其辭的批評,點不到痛處的批評,莫名其妙的批評,是不會讓員工口服心服的。因此,管理者在實施批評之前,做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找出問題的症結,並對產生問題的原因作具體分析,找出問題的主觀因素及客觀因素,然後再進行批評。這樣做,才能保證批評的公正性。做到有的放矢,收到應有的效果。

(3)批評必須分場合

批評的場合非常重要,一般不應該當眾批評,否則會增加被批評者的心理負擔,影響他們在同事麵前的威信,增加他們以後開展工作的難度。有些批評如果必須當麵或在公眾場合進行,也應事先做好被批評員工的工作,或下去以後作好適當的解釋。如果兩位員工心存芥蒂,情緒對立,就不能當著這個員工的麵去批評那個員工,這樣容易使一方認為上司是在支持自己,而另一方則認為上司是在貶低自己,以致激化雙方矛盾。

(4)掌握批評的火候

沒有必要看到任何錯誤都要大發雷霆,一個不傷大雅的拚寫錯誤在大部分時候不會對你的團隊的工作有很大的影響。在日程工作中,一些錯誤是難免的,我們隻能盡力減少錯誤的發生,並不能避免錯誤的發生。所以,隻有麵對那些不可饒恕的錯誤時,你才有必要發發脾氣,畢竟,這樣太影響團隊的工作了,甚至可能使團隊的工作功虧一簣,這時嚴肅點兒是必須的。麵對不同的錯誤做出適當的反應是一個管理者所必需具備的品質,不過有一點要記住:應當盡量減少大發雷霆的情況的發生。

(5)讓被批評的人知道他為什麼被批評

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句話很有道理,當你的員工把完成的工作交給你的時候,可以肯定地說他此時並沒意識到錯誤的存在,否則,他就會努力去改正。所以,在你批評你的員工的時候,你一定要指出他的錯誤所在,如果不能讓他了解錯誤的所在而是一味地斥責的話,那麼,這樣的批評隻會增加他心中的不滿,永遠不會達到批評的目的,下次他再犯同樣的錯誤也很正常了。所以,在批評之前告訴他到底錯在什麼地方很重要。

(6)批評必須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作為一名管理者,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碰到思想落後的員工,而要改變他們的態度,批評固然不可少,但批評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樣通過批評讓員工真心實意地改正錯誤。這需要管理者具有寬廣的胸襟,要將心比心,設身處地地為對方著想,通過真誠和理解去溫暖員工的心靈,用愛護和體貼去換取員工的信任。

(7)批評要帶有教育的目的

員工做錯了事兒要受到懲罰,這是正常的,也是改正錯誤所必需的,但是,別忘了,批評僅僅是促進犯錯者改正錯誤的一種手段和方式,而不是目的。如果被批評者在得到了這個教訓之後不再犯同樣或類似的錯誤,就可以說批評目的達到了。所以批評的同時最好能對其今後的行動加以指導。對犯錯者提供指導也能使他更加容易接受批評意見,所以,最好是雙管齊下。

(8)不要利用批評來發泄心中的不快

批評時不可加入感情,批評下屬時要公事公辦,不要混雜私人的不快感情,而是進行冷靜的斥責。

要想真正打動下屬的心,達到批評的效果,絕不能自己完美無缺,高高在上地批評對方。這樣隻是使批評的一方獲得自我滿足,毫無半點成效。而應該將對方的缺點和錯誤看成是自己的,抱著希望對方能發現自己的過失和錯誤並予以糾正的心情。

選擇最合適的批評方法

下屬在現實生活和工作中出現錯誤是不可避免的,對待下屬出現的錯誤,領導要及時進行否定,加以糾正。領導對下屬錯誤的否定,一定要講究方法,不僅要讓下屬知道錯了,而且還要讓下屬從你的否定中受到啟示和鼓勵,從而及時糾正錯誤,積極完成本職工作。

(1)開脫式批評

“在這項工作中,你出現了一些錯誤,但這也不能全怪你,一方麵我們在安排工作時有些失誤,另一方麵你對這項業務不太熟悉。下次,我們共同注意這些問題,相信會順利完成工作任務的。”這樣在下屬遇到困難,受到挫時,你的一番開脫式批評,既保護了下屬的自尊心,又促使他在以後的工作中更加細心,少出差錯。

(2)商量式批評

“這項工作中你基本上完成了任務,可我覺得你的潛力尚未完全開發出來,你完全有能力把工作做得更好,比如工作中的某個環節還有些紕漏,某個過程還沒有達到目標,如果稍加注意,你的任務會完成得更好。”如此商量的口氣讓下屬感到領導對自己的尊重和理解,下屬會自覺地發揮自己最大的潛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3)寬容式批評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缺點錯誤難免。因此領導要有寬大的胸懷,能容下屬之錯。如果對待下屬今天批評他們這個缺點,明天指責他們那個錯誤,就會使下屬感到無所適從,產生自卑心理,工作中就會更加被動,更易出現差錯。領導對下屬所犯錯誤的寬容,並不是無原則的縱容,可以旁敲側擊,一般來說,下屬會理解領導的這番良苦用心,會盡力改正錯誤。

(4)希望式批評

人有缺點錯誤,其內心常常是痛苦的,領導者應該關心他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循循善誘,切忌簡單說教,粗暴訓斥,諷刺挖苦,否則就會使下屬感到自己一無是處,前途渺茫,同是還會使下屬對領導產生逆反心理。

(5)冷處理式批評

做錯了事還自以為是,要這樣的下屬改正錯誤,就應該給他們一個轉變認識的過程。領導如果僅僅從良好的主觀願望出發,急於對其批評,下屬一時轉不過彎來,是難以接受的。應從側麵加以引導,幫助其提高辨別能力和認識水平,並給充分的時間進行冷靜思考,待到時機成熟,再點到為止,效果必然要好得多。

(6)分類式批評

俗話說,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不同的下屬有不同的性格,對其批評也要因人製宜,切不可千篇一律。內向型性格的人,對事物的反應速度較慢,思想不輕易暴露,閉鎖性大,有時又特別敏感。對這類下屬要有耐心,不能操之過急,最好不要在公開場合批評他們,要選擇適當的時候,再個別交談,重在開導,讓其自己去想通。外向型性格的人倔強、急躁、任性、容易激動、情緒不穩,常常一吐為快。對這類下屬批評要以柔克剛,交談時可先讓他們把心裏話說完,待其情緒渲泄之後,再講清道理,否則不合時宜的批評,效果不好,達不到目的。

(7)激將式批評

人人都有自尊心,特別是有了缺點、犯了錯誤的下屬,其自尊心更強。領導批評時就要講究藝術,要從保護下屬自尊心,促使其盡快改正錯誤的角度出發,以激將式批評的方式,催其奮進。“這次工作中,你比其他人稍微落後了一小步,我知道你是個不服輸的人,你定會不甘落後的”。如此的話語,既藝術性地批評了下屬,又激起下屬克服缺點勇往直前的信心和勇氣。

(8)啟發式批評

有的下屬犯了錯誤還不知道錯在哪裏,有的甚至認為是領導故意在給自己找岔子,對領導的批評產生抵觸情緒。對此,領導就要弄清下屬缺點錯誤的來龍去脈,對其缺點錯誤進行準確分析,在批評時,做到恰到好處,讓下屬知道為什麼錯了,錯在哪裏,做到心服口服。

(9)表揚式批評

有的下屬由於一時疏忽,或感情用事,在工作中出現了差錯,但事後自己認識到了問題,並流露出內疚的心情,這時領導如果還是批評不止,就會傷害下屬的自尊心。理智的做法應是以談心的方式表揚其對缺點錯誤的認識,同時幫助分析失誤的原因,總結教訓。

(10)安慰式批評

當下屬出現了錯誤時,不批評就會使其在錯誤道路上越滑越遠,同時還會對其他同事產生消極作用,但領導批評之後,切不可一說了之,應及時對下屬予以安慰,讓其為所犯錯誤感到羞愧,同時更為領導的善意而感到溫暖。

選準批評的最佳時機和方式

領導者在開展批評時,除了要把握準確性和運用恰當的方法外,還應注意選擇批評的最佳時機。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良好的心理情緒對工作、生活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不良的心理情緒則對工作、生活起著消極的阻礙作用。

批評者的思想情緒、被批評者的心理素質以及批評時所處的客觀環境,直接影響批評的實施。因此。選準時機開展批評,能提高批評的效果。

(1)選擇批評對象心理適應的最佳時機

下屬有了過失後,必然產生各種不同的心理反應。有的恐懼,害怕被他人特別是被領導發現;有的後悔,想法尋求彌補的途徑;也有的會產生憤懣反抗心理,企圖報複,等等。對下屬的失誤或不良行為進行批評,應選擇下屬處於良好心理狀態之時。一般說,在下屬對自己的錯誤有了一定的認識、可接受批評的願望時實施批評,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若在下屬害怕問題暴露時而當眾把問題捅出來,很可能會產生負效應,甚至帶來其他問題。

(2)選擇批評者情緒適應的最佳時機

下屬出了問題,特別是影響到本單位聲譽的問題,領導難免出現氣憤、急躁情緒,有的甚至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批評一頓,出出氣再說。在實施批評之前,領導應自我調節情緒,使自己的心境處於最佳狀態。一是要把“火”壓一壓,讓心情緩和一些,防止向下屬發泄怒氣;二是不要急於批評,靜下心來把問題搞清楚,防止說錯話,批評過頭;三是不要怕影響自己和本單位的威信,要把心胸放寬一些。單純的“怕出醜”容易給當事者以不良的心理暗示。

(3)選擇環境適應的最佳時機

批評對象的思想基礎、個性心理以及問題的性質不同,選擇批評的環境(場合)也應有所不同。如果場合選擇不當,會適得其反。正確的選擇應當是:屬工作失誤上的問題可在會上批評,讓大家共同吸取教訓;屬思想意識上的問題可在會下批評,特別是那些小偷小摸、男女關係的事,應在小範圍內教育處理;屬個別性的問題要個別批評,單個幫助教育;屬傾向性的問題要公開批評,特別是對那些已形成不良風氣的問題,更應在公開的場合批評,讓大家警醒;屬性質嚴重的問題要在全體人員大會上批評,尤其是對那些響大、後果嚴重的問題,要利用幹部、職工大會批評教育;屬一般性的問題可在小會上批評,不宜隨意擴大範圍。

學會控製自己的情緒

管理者情緒的好壞,可以影響到整個組織的氣氛。如果管理者經常由於一些事情控製不了自己的情緒,有可能會影響到組織的整個效率。從這個意義上講,當你成為一個管理者的時候,你的情緒已不單是自己私人的事情了,它會影響到你的所有員工,而你的職務越高,這種影響力越大。

人都有七情六欲,情緒的流露也是自然而然的事。這本無可厚非,但你若想成為一名成功的管理者,就應該管好自己的情緒。要知道,看似不經意的一笑一怒,全被手下的很多雙眼睛盯著呢。

不輕易表露自己的觀點、見解和喜怒哀樂,被稱為“深藏不露”,這是成功的管理者用以控製員工的一種重要手段。曆來聰明的握權者一般都喜歡把自己的思想感情隱藏起來,會讓下屬覺得上司神秘莫測,從而產生畏懼感,這樣上司在暗處,下屬在明處,控製起來就比較容易了。

任何情緒都有負麵影響。不善於控製情緒的人,隨時隨地都有可能讓情緒“冒”出來。管理者從事管理工作,如把情緒的負麵影響帶進來,會使對方不知所措,無法理解,最終造成誤解和隔閡。因此,管理者應該有自控能力,遇事沉得住氣,有效地控製情緒,這樣才能保持上下關係的平穩發展,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具體來說,管理者適當控製自己的情緒有下列好處:

(1)避免自己的弱點被利用。要知道,無論是誰,隻要稍有智力,便多多少少練就察言觀色的本事,他們會根據你的喜怒哀樂不斷調整和你相處的方式,並進而順著你的情緒來為自己謀取利益。這樣一來,如果你的情緒表達失當,你的意誌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別人的控製。

(2)情緒自控是做出正確決策的需要。管理者一旦露出了“真情”,就容易被人看穿,受到影響,而導致做出錯誤的決策。管理者要做到“喜怒不形於色”,亦即盡量控製個人的感情,而以冷靜客觀的態度來應付事情,這種性格的人才配做一位領導。

(3)做好工作需要積極情緒的支持。管理者所從事的工作,是關係到企業的生存發展,某項事業的成敗興衰,相關人員的利害得失的複雜勞動,沒有積極情緒的支持是不行的。這就需要你自覺主動地對個人的情緒進行自我控製,創造良好的心境。

(4)情緒自控是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基石。良好的人際關係,是管理者貫徹其管理意圖,組織指揮各項任務完成的重要外部條件。管理者本人的情緒狀態,直接關係到與他相聯係的社會相關人員和企業組織成員。一個孤僻、冷漠、偏執、自大、暴躁的管理者,其不良情緒必然會影響與他人的正常交往,必然妨礙他與上下級之間的順暢溝通與團結,更難以建立 個人的友誼。而一個樂觀、自信、寬厚、幽默的管理者,就容易與相關人員交往,容易獲得上下級的支持與幫助。

(5)情緒自控也是增強管理者理智的核心。情緒是有遷移性的,平時我們講的“愛屋及烏”、“驚弓之鳥”、“草木皆兵”等等都是情緒遷移性的表現。這種遷移性,帶有十分明顯、強烈的感情色彩,具有主觀性。如某些管理者工作中受到挫折,心裏鬱悶,在管理者身上會情不自禁地耍脾氣、發怨氣,因而影響了團結,造成工作上的被動。因此,管理者必須對自己的情緒進行自控。這種自控反映了管理者個人的修養和心理水平的成熟程度,表現了其理智水平的高低。

(6)情緒自控能使你在企業遭遇困難時保持若無其事的冷靜與沉穩,這是最能安撫民心的方法。

(7)情緒自控也會使你在對外交涉談判時具有從容鎮定、成竹在胸的大將風度。

不要被消極的情緒左右

狼老大在率領狼群捕獵時,經常使用圍擊、伏擊的戰術。采用這樣的戰術,需要每一隻狼都克製住內心的焦急和狂躁,要經過漫長的等待時間,這足以見得狼是何等具有耐心的動物。也正是有了這樣的耐心,合理克製了自己的情緒,狼才能在各種惡劣的自然環境中頑強地生存下來。

每個人都有自身的感情,它像一隻無形的手,不時地在左右著我們對各種事情的處理。但是,真正有理智的人是不會輕易地讓感情控製住自己的,他們處理事情的時候絕對不會感情用事,從而使自己能冷靜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