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群為什麼會具有超強的生存能力?那是因為狼群有著優秀的領導者——狼王。它有著超強的領導和組織能力,並將狼群訓練成了有秩序、有紀律的強有力的執行組織,從而稱雄於動物界。 由此可見,一個善於領導、管理和執行的團隊首領是多麼重要和必要! 因為一個企業好的的方針、策略都需要得力的領導去組織和實施。
最好的領導方法是行動
身為領導者,尤其是高層領導,不僅要在言辭、口才上折服眾人,更重要的是自己能以身作則,嚴於律己。因為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大眾的監視之下,而最大的動力,則在於自己的行動上。
我國古代的司馬穰苴,是由百夫長而一下直升為大將的,準備出師抵抗晉兵時,斬殺莊賈,以立威立信立法而行。他曾經說:“士兵的傷亡,飲食生活,問病醫藥,都要躬身過問,要熟悉軍隊的糧草、士兵的待遇以及各方麵的情況,與士兵們平分食物,與他們較輸贏。”三日後才出師,生病的人都要求同行,爭著出戰,都願意為他赴戰場。晉軍聽說後,班師回朝;燕軍聽說了,渡水撤退。
可見,在戰爭時期要想得到人心,自然有方法,與士兵穿同樣的衣服,然後忘記邊塞的風霜;與士兵共同生活,然後忘記馬上的饑渴;與士兵同行,然後忘記關隘的險阻;與士兵同呼吸、共命運,然後忘記征戰的勞苦;憂士兵的憂,將士兵的傷看成是自己的傷,然後忘記刀劍的傷痕。事事都同情而周到,所以戰鬥安然,死傷不怕,冒刀槍之險以爭先為本,也不知道自己所踏上的是危險。這幾樣都忘記了,處在險處如同平地,食毒也如同甘飴。這就是古代的好將領建立威信的方法。
因為,一大堆的同情話、親熱語,遠不及援一手、投一足的實際幫助。人是最容易為一些小事情、小恩惠所折服的。所以,要求他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這樣說話就響亮,就能感服他人。
一位考察過日本企業的美國管理人員說:“不少企業的經理能叫出全廠工的名字;公司經常為員工召開生日宴會,董事長親自贈送禮品;誰家結婚生孩子,總經理上門祝賀,對員工十分關心。他們用不引人注目的方法關照員工,經理有五張多餘的棒球比賽票,他不會給管理人員,而是送到車間問一下,看誰願意去。對員工的關心和愛護大大增加了企業的凝聚力,許多工人都在一個企業服務終生,與企業同命運、共榮辱,把企業視為個人事業與希望之所在。”
凡是聰明的老板都懂得“經營人心就是經營財富”的道理。的確,如果你能征服員工的心,員工一定會心甘情願、積極主動地為你效力,而且在長期合作過程中,始終對你忠心耿耿。
對於經營人心,隻要能敏銳地捕捉到員工心理的微妙變化,並適時說出吻合當時情形的話語或采取有效的行動,就能達到這一目的。例如,當員工情緒進入下列低潮時,就是領導者最好的表現時機:
(1)員工生病時。不管平常多麼強健的人,當身體不適時,心靈總是特別脆弱的。如果此時能夠發自肺腑地對其進行關懷,必定會使其對關心者產生好感。
(2)員工為家人擔憂時。家中有人生病,或是為孩子的教育等事宜苦惱時,一個人的心靈也是很脆弱的。這時給予員工關心,他便會對你產生感激之情。
(3)員工工作不順心時。員工因工作失誤或無法按規定日期完成工作時,其情緒會變得十分低落。這時便是關心他的最佳時機。
此外,領導者應把員工當成“知心朋友”看待,盡力推動彼此間的關係朝著和諧融洽的方向發展;極力維護員工的合法權益,這是領導者的責任,同時也是重視員工的表現;記住員工的名字,這是對員工的尊重;對所有員工一視同仁;盡量避免使臉色、拋白眼;常對員工報以微笑等等,都是尊重員工、愛護員工的表現。
領導者要有愛人之心,要把每一位員工看作跟隨自己“打江山”的忠誠的一分子,像衣食父母那樣真正關心與愛護他們。要知道,沒有愛心的老板,是很難駕馭他人的。老板如果沒能為員工留下好印象,那麼他將被員工所憎恨,甚至被他們在背後戳“脊梁骨”。
收服下屬的領導法則
領導者要做到“視卒如嬰”,必須放下架子,切忌自視高明,自以為高人一等。要認清自己也是群體中的一員,離開了員工集體,自己縱有三頭六臂,也是無能為力的。更何況,在每一個專業崗位上,員工所知要比企業家多得多。隻有帶頭消除因為分工和社會地位不同一所形成的隔閡,才能使員工心服,為企業努力工作。行為科學研究表明,領導行為對員工的生產活動有重大影響。員工如果對領導者懷有排斥心理,他怎能為企業忘我地工作呢?
因此,領導者隻有努力縮短與員工的心理距離,加強與員工的信息溝通與感情交流,才能激發員工的工作熱忱。要想做到這些,除了愛護和關心員工外,別無他途。有的企業家認為,隻要多發獎金,增加福利,就能刺激員工拚命工作。這是一種片麵的認識。金錢固然可以刺激人的積極性,但這種激勵作用是有限的,不可能持久。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告訴我們,人都有多層次的需要,除了低層次的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外,還有更高層次的像與人交往、自尊與自我實現的需要。金錢隻能滿足人的低層次需要。一旦低層次的需要滿足後,人們就會追求更高層次需要的滿足,在那些更高層次的需要上,就沒有金錢的立足之處了。
隻有人與人之間的關心、同情、尊重、支持、鼓勵和理解,才是人們高層次需要得到滿足的土壤。企業家如果能做到“視卒如嬰”,以恰當的方式進行情感投資,就會使員工感到自己在領導和同事麵前的地位被承認,作用被重視,感到自己在人格上與別人是平等的,從而使自尊的需要得到滿足,就會激發出工作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而較少計較工資、獎金和工作條件。由於感情是屬於人的深層心理,它對於人的心理、行為具有全麵、持久的調節功能,因此,情感關係比物質關係要長久、穩定,而情感激勵的作用也就較物質刺激的作用長久、穩定。
職場中,領導者易犯的一個典型錯誤是,常以高高在上的姿態麵對下屬,顯示權威,其實這是老板與員工相處原則中的大忌。成功的領導者應該明白,對下屬要避免過於嚴厲,要學會真正關心下屬。
一方麵,這意味著你要允許公司裏有價值的職員用公費去度假,或者允許他帶著妻子一起去出差、去度周末。
另一方麵,不知道你是否注意過,那些最受人尊敬的老板是怎樣贏得職員的尊敬的。他們會在公司做任何工作,從倉庫管理員到一般管理人員的隨從或助手,他們都做得來。他們這種不怕把手弄髒的行為贏得了大家的尊敬,因為他們不僅把風險分給大家,他們自己也在承擔風險。
李兵剛進入企業時,碰到的是位年輕的女上司。進入企業的第一天,李兵就聽到很多關於對女上司的讚譽之詞,女上司年紀雖輕,卻很有頭腦,而且長於公關,每個月都能創造出驚人的業績。作為這樣年輕有為的上司的下屬,李兵深感榮幸,決心踏踏實實地工作,虛心向上司學習。
上司超強的工作能力令人折服,李兵跟著看著,耳濡目染,也長了不少見識。平時,上司經常交代一些跑腿的差事,這些也是工作內容的組成部分,李兵便理所當然地接受了。但時間一長,他覺得上司似乎有點兒不近人情,甚至有些頤指氣使。也許和少年得誌有關?她對她的副手——李兵的副領導,雖然很倚重,但也從不客氣。副頭兒年紀比她略大一兩歲,也是個能幹的人,據說部門裏的很多業績也應該歸功於他。不管副頭兒正在忙些什麼,她隻要提出個什麼問題,便要副頭兒立即做出反應,若是稍有遲疑,便劈頭蓋臉地一頓數落:“你還在磨蹭什麼?都跟你說多少遍了,你怎麼……”或“你怎麼不把工作放在心上!”
每每訓斥副頭兒的時候,一旁的下屬聽了都覺得心裏不是滋味,一種替他鳴不平的念頭便在腦海中萌生了。不過副頭兒的脾氣倒是很好,因此部門的一切工作都在和諧統一中運行著。有時候,女上司公然談論某些是是非非,很有點兒肆無忌憚、唯我獨尊的架勢。有時她也直接將惡言惡語灌入下屬們的耳中。李兵不禁想到,她是不是過於淺薄傲慢了呢?為什麼不可以寬宏大量些呢?他有些失望了,因為他想象中的上司不是這個樣子。
後來,李兵也受到了上司的訓斥。那會兒他正在接受總部的培訓,但因為人手緊張的緣故,部門裏給他派了不少活兒。培訓幾乎占據了所有的上班時間,因此他隻有利用業餘時間去做那些分外工作。
李兵由於資曆較淺,不懂推辭也不敢推辭,同時也為了能夠給上司留下好印象,便超負荷工作起來。工作量之大是一個人在有限時間內無法完成的,因此當一件事沒有按期完成時,女上司訓他道:“你的工作效率怎麼這麼低?這可達不到公司的要求!”當時李兵心裏特不是滋味,因為自己已經盡最大努力了。按理說培訓期間也不應該做什麼事,而且加班加點那樣辛苦,不說給予一些鼓勵和安慰,反而肆意數落受苦受累的員工,這哪是一個領導者應該做的。
時間一長,辦公室裏的所有人都受到了這位女上司的無情指責。於是,下屬的情緒日益低落起來,公司效益也明顯地發生了變化,呈現出直線下降的趨勢。女上司意識到位子不穩,便在“辭退令”下達之前慌忙跳槽了。新來的上司,在管理上很有一套,十分注重對新人的提拔,更值得令人稱讚的是,他十分關愛下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