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3月,寧夏日報社副總編丁思儉同誌來到寧夏社會科學院,約我給報社寫些回族史方麵的文章。我覺得盛意難卻,便答應了下來。決定以“回族史話”的形式見報。於是立即著手擬提綱,找資料,寫起短文來。從當年4月初發表第一篇,以後每隔一周發表一篇,斷斷續續五六年,共發表近60篇。文章字數不多,多是千餘字的短文,內容豐富,通俗易懂,社會反映較好。許多讀者見我就說:“你把文章整理一下,出本書該多好!”我覺得讀者講得有道理,就將短文彙集起來,又補充了一些新內容,先後兩次送到出版社,因種種原因,未能付梓。
2004年6月初,我再次將《回族史話》送到出版社,社領導及有關部門負責人很重視,當即列入當年出版計劃。
然而出書需要一定經費。於是,我就給自治區人民政府王正偉副主席寫了一封信,說明我退休後寫了一本回族史方麵的書,出版社已列入當年出版計劃,但從本書的讀者範圍及市場前景考慮尚需一些出版補貼。請王副主席幫助我解決一下這個困難,以了結一位老科研工作者的一片心願。
王副主席很重視,很快將我的信批轉到區黨委宣傳部,請部裏協助解決。部領導也很重視,當即研究決定,撥給我數千元出版補貼,之後,西安三寶雙喜集團公司總裁沙鵬程先生又伸出友誼之手,撥給幾千元,這樣,《回族史話》得以按計劃出版。
一本小冊子,十幾年來幾經反複,終於出版了。我這個老回族史研究者懸著的一顆心,終於落下來了。
我已至古稀之年,身體尚好。學無止境,科研工作無止境,在我有生之年,如果讀者需要,我還將為讀者寫些他們喜愛的短文。
在此,對支持我的領導和同誌們表示由衷的感謝。
作者
2004年10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