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王景駒的覆滅上上回書中提到,陳勝節節敗退,在秦軍重兵壓境之際,城內軍心渙散,陳勝的車夫倒戈相向,用陳勝的人頭做投名狀,開關投降。張楚似乎氣數已盡。順便說一句,這個叛徒車夫莊賈也沒得到好下場。陳勝遇難不久,他的部將呂臣就率兵攻克了陳縣,莊賈還沒有享受過幾天安生日子,就被自己昔日的同僚俘獲,處死。我對莊賈這個車夫沒有任何偏見可言。
隻不過,當我每每在故紙堆裏讀到像莊賈這樣的賣主求榮之徒的事跡時,我的腦海裏總是會回蕩著陳佩斯、朱時茂的一句膾炙人口的小品台詞“叛徒神氣什麼?”由於古代通訊不發達,以至於陳勝的死訊並沒有傳遍天下。各諸侯國隻知道陳勝兵敗,卻無法判定陳勝究竟是生是死。此時,昔日的張楚大將秦嘉在陳勝生死未明的情形下,決定擁立景駒為假王。大家千萬別誤會,這個假不是真假的假,而是代理的意思。秦嘉是把景駒立為代理楚王。
雖然僅僅是代理的王,諸侯們也並不買帳。齊王田儋就曾輕蔑的對楚國使者說:“你楚國未經我齊國的同意,怎能擅立新王?”一句話,形勢比人強。陳勝在的時候,諸侯王們畏懼陳勝的威望,還不敢過分的得罪張楚政權。陳勝死後,這些趁亂打劫的投機者們開始得意猖狂起來。但不管怎麼說,景駒被立為假王,暫時還能將張楚被打散的軍隊聚集起來,有利於抗秦大業。
這時候,史記上不經意間記上了一句:沛公劉邦聽說了景駒稱王的消息,於是前來投奔,“往從之”。劉邦是江蘇豐縣人。豐縣在秦朝時屬沛郡,因此劉邦起事後,被大家尊稱為沛公。作為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平民皇帝,劉邦具有濃厚的傳奇色彩。
史記上記載了很多關於劉邦的傳說。譬如劉邦的母親與龍交而孕,劉邦的身上常有龍盤臥,劉邦的頭上有天子氣等等。最離譜的是,書中記載,劉邦年輕時經常去一個酒館喝酒,由於劉邦不名一文,老是賒賬,可是每次劉邦到酒館喝酒,酒館裏的客人必爆滿。為啥?因為他身上有龍,大家好奇,便都來看熱鬧。
這樣的傳說真是肉麻到無以複加。當然,這未必是司馬遷故意貼金,隻不過他是把民間傳說寫進史書而已。從古至今,一旦有某位平民英雄突然間風雲際會成就大業,老百姓必會覺得不可思議,從而爭相附會種種傳說來證明這個人自小就非常不尋常,如有神助一般。筆者小時候,就曾聽身邊人講過不少毛主席的傳說,大抵是說毛少年時如何如何不尋常,說的玄乎其玄。我小的時候,還真信這一套。等到長大以後,才逐漸悟出這些傳說的荒誕性。
當然,老百姓嘛,忙碌之餘,從英雄們的身上尋一些軼事添油加醋,獲得樂趣,是可以理解的。如上回書所說,劉邦青年時,曾和盧綰一起入學堂讀書。劉邦和盧綰是發小,兩人從小玩到大,他們倆的父親,就是情同手足的至交好友。有父輩深厚的情感基礎積澱,劉邦與盧綰的友情自是牢不可破,其利斷金。
隻是誰也沒想到,多年以後,已經被封為燕王的盧綰居然聽信部下的挑唆,背叛劉邦,與叛軍暗通款曲。劉邦得知後勃然大怒,拚了命的要攻打盧綰,還於斯時發下了那流傳千古的誓言“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也許,即使是再牢不可破的友情,也經受不起歲月的摧殘。人之有情,奈何光陰之無情?生活在法令嚴苛的秦代,劉邦能有書讀,證明其家庭還算富裕。父親是個勤勞的農民,辛勞耕耘了一輩子,也許已經晉身富農階級的行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