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分配工錢(1 / 1)

很久以前,有一個讀書人很喜歡旅遊。每到一個地方,他都要和當地的人們交談,以此了解民風,體察民情。

一天,他經過一個地方,看到一群民工正在那裏挖土修路,其中有一個人累得滿頭大汗,於是讀書人就走過去問那個民工:“你幹這麼重的活,掙的錢一定不少。能和我說說,你的工錢是怎麼用的嗎?”

那個民工答道:“我掙的錢分三部分用:第一部分還債,第二部分放債,第三部分才是我和妻子用的。所以,我每天隻能半饑半飽地過日子。”

讀書人心裏覺得奇怪:既然要還債,為什麼還去放債?既然有錢可以放債,為什麼還要借錢還債呢?

他想了半天實在想不出來,認為這個修路的民工一定是在哄騙他,便生氣地說:“你這個人也真是的,我好心好意地問你,你卻來捉弄我。”

那民工抹了一把汗,苦笑著說:“我哪會捉弄您呢?我的工錢就是這麼用的嘛!”於是他又把這三種用法作了一番解釋。

“噢,原來如此!”讀書人聽了恍然大悟。他同情地朝民工點點頭,歎息著走了。你能猜出民工所說的真情嗎?

答案:民工的工錢第一部分用來養活父母,也就是替自己還債;第二部分用來撫養自己的孩子,等於是放債給他們;第三部分才供自己和妻子吃飯,所以隻能半饑半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