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眠未起,屋頭聞早鶯。忽如上林曉,萬年枝上鳴。春深視草暇,旦暮聞此聲。
熟睡的梅清睜開了眼睛,口中吐出了一股濁氣,起身,穿了一件幹淨的衣服,走出門外,又取下了那涼了一晚上的新的白色袍子,穿好之後,仔細的漱口洗臉,又變成了風度翩翩的梅清公子,手中提著青梅劍,在手上不時的挽出一個劍花,瀟灑無比。
這個時候,好多人也都起來了,梅清所到之處,引起了這些人的側目,韓長婷麾下的女弟子們見到後,都是眼前一亮,悄悄的說道:“這是誰呀?怎麼沒見過他,真帥氣啊。”
“嗬嗬,你真傻,這就是梅清,埋汰了幾天,變回原樣,你就不認識了呀?”
“哦,我以為再也見不到他這樣呢。”
巫山門真的很大,梅清深居院中,走出來之後,馬騰和王剛自然也看到了他,紛紛側目不已。
梅清的經過,恰好又被韓長婷,嶽長風看到了,她們師姐妹二人對視一笑,沒有說什麼。
尤其是寧君燕,正在讀書,看到自己的兒子風度翩翩的走了出去,站起身凝望了良久,感到了無比的欣慰。
心境的不同,就造就一個人的形態不同,梅清被琴聲所感召,又被美景所動,他要溶於大自然之間,自然要自己配得上這大自然。
和去竹林的路途相同,梅清叫了一條船隻,在這巫峽上賞便了風景,偶爾摘下一片柳葉,吹出一陣美妙的音樂,竟然讓這劃船之人都忘記了撥弄船槳。
等梅清吹完,這船家忘我的鼓掌,把船槳都丟到了湖中,梅清笑道:“我倒要看看你怎麼靠岸。”
誰知道那漁夫說道:“若是公子再吹奏一曲,小老兒自有辦法。”
之後,梅清沒想到這船家為了再聽一曲,跳到了湖水中,一邊遊泳,一邊推著船隻靠了岸。
這讓梅清心情變的更好了,賞給這船夫一大錠黃金。
之後梅清來到了農家的稻田,聞著這鄉野仙氣,躺在了那稻田裏,睡著了。
可是天下無巧不成書,梅清醒來之後,看到自己身邊坐著一位老者,竟然是青山居士,梅清急忙起身,道:“青山前輩,您怎麼在這裏?”
“嗬嗬,公子啊,你就躺在我的稻田裏,你說我怎麼會在這裏呢?走吧,隨我到我家,喝一杯清茶,談古論今,如何?”
梅清大笑道:“晚輩正苦於沒有理由再去聆聽老前輩的琴聲,如此的話,再好不過了。”
二人就攜手來到了竹林的房舍中。
在進入到院門之後,梅清就聽到那一陣使人心胸開朗的琴聲,說道:“每次聽到老前輩彈奏這首曲子,心裏就清靜了許多,不知道這個曲子叫什麼名字?”
“嗬嗬,我也不知道,當麵問師傅吧。”
話畢,青山居士道:“師傅,梅清公子來了。”
隻聽屋中傳來了蒼老的聲音,“梅清公子高義,昨日以琴簫相贈,實在卻之不恭受之有愧。”
“不,隻有像老前輩這樣的高人,才配得上擁有它。”
老婆婆說道:“請你到近前來。”
梅清聞聲脫去了自己的鞋子,走了過去,梅清剛一坐下,從珠簾之內,飛出了三根金絲,裹在了葉鋒的手腕上,竟然是懸絲診脈,許久,老婆婆才說道:“你的身體,很差啊,身體內五行原本虛弱,但是因為與人動手,耗費生命,變的更加虛弱了,如果你不生氣,不動武,不貪戀美色,不飲酒,或許還有百日可活。”
梅清笑道:“有勞前輩掛懷了,人生在世,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活著又有什麼意思呢?”
“嗬嗬,梅清公子好胸懷,公子以琴簫相贈,奈何我精通琴技,對著洞簫,卻粗粗了解,當日聽到你的吹奏,甚為歡喜,不知道你可否教教我?”老婆婆說道。
梅清臉色瞬間變得恭敬,道:“老前輩,晚輩哪裏擔得起一個謝字,倒是前輩的琴技,晚輩倒是仰慕的很。”
那老婆婆突然笑了起來,道:“好,從今天起,你我二人就傳簫遞琴。”
如此,一連好幾天,梅清從一早就來到了這竹林,直到傍晚才回去,午飯都在這裏吃,是那老婆婆的親自做的幾個小菜。梅清倒是吃的有滋有味。
隻可惜,這老婆婆卻不願意以真麵目見人,這倒是梅清的一個遺憾。
後來,老婆婆將那首讓人聽了,就可以感到平靜的琴曲傳給了梅清,梅清天資聰穎,隻幾遍就彈的頗有意境。
朝夕相處,梅清和青山居士,還有那老婆婆,就如同一家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