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年表(2 / 3)

2090年火星上的核融合發電廠完工。希望能大幅度地改善火星基地上的能源供給狀況。

2091年9月4日反對在奈洛比所舉行的“有關宇宙資源再分配之世界會議”的反對行動小組,在會場周邊散放神經瓦斯。死亡人數超過兩百五十人以上。

2092年4月以日本、澳洲以及其他臨海諸國為中心的“環太平洋聯合國機構”成立以二一〇〇年為目標,計劃要將通貨統合、關稅完全廢除,並讓各國國民自由來往。

2092年6月3日在超大型宇宙空間殖民地“吉可普利斯”發生減壓事故。有兩千一百人死亡,五萬人以上因氧氣不足而造成腦部障礙。事故的原因是因為氣壓調整裝置在作業時,發生了人為疏失而造成的。被稱為“人類史上最嚴重的損害賠償事件”。

2093年金星的二氧化碳分壓急速下降。接著,大氣溫度也隨之開始下降了。

2094年EU諸國之間,因為對於經濟差距不滿而發生了內亂。需要兩個月的時間才能將其鎮壓住。

2095年在宇宙空間殖民地居住的總人口達到五千萬人。

2095年11月發射人類第一艘裝載有實用核融合推進機關的試驗太空梭“天狼星”到地球軌道上。位置在火星的對麵。

2096年為了讓外行星的水資源可以活用的實驗太空梭團隊向地球軌道出發。

2097年金星的綠化計劃,進入第三階段。繼地交類和羊齒類之後,也開始進行被子類植物的移植試驗。

2100年舉行月球表麵都市成立七十五周年紀念典禮。關於在月球表麵都市裏成立統一自治政府的可能性這一點,決定由新加坡來主導。同年,環太平洋各國機構通貨統合,成立了一個大經濟圈。環太平洋各國機構也主動宣布了“在月球表麵都市成立統一自治政府的場合,積極地表示認同。”一事。在地球方麵,對統一整體的期望,呼聲也提高了。

2101年進入二十二世紀。人類總人口數達到一百二十二億。

2102年2月在二〇九六年從地球發射出的實驗太空梭團隊抵達木星。不斷地在衛星軌道周圍旋轉,以便進行觀測。

2103年金星的大氣組成傾向安定狀態。地球表麵的氣壓約一千五百Hpa,氣溫約三百二十K。

2104年位於火星兩極的冠狀地帶,因溶冰而獲得水資源的工廠正式開始啟用。開始建造二十四個直徑三·二公裏大的球體都市。

2106年美利堅合眾國將加拿大合並了。“北美統一政府”成立。

2107年將裝滿了從木星表麵取液出的三重氫氣的容器投射到地球。

2108年EU各國轉移到統一政體一事完成。“歐洲共同體”成立。火星的球體都市,第一期部分完工。

2109年第一次移民團出發前往火星,共計有五千兩百二十人。

2110年在火星的二十四個球體都市全部完工。

2111年以沙烏地阿拉伯為中心的伊斯蘭諸國集合起來,成立了“西歐亞大陸阿拉伯聯合組織”。

2112年南美諸國決定加入北美統一政府。位於東歐亞大陸上的西伯利亞、中國、蒙古,都和歐亞大陸共和政府結合。因為位於北美統一政府和歐洲共同體之間,所以需要一個強而有力的政府。

2113年非洲聯合國(AU)轉移到統一政體一事完成。

2115年金星上的大氣溫度和氣壓降得更低了(一千三百Hpa、三百一十K)。小規模的“海”之存在被認同了。

2116年開始試著用遺傳因子操作,將高耐熱性、高耐酸性的珊瑚蟲散布到金星的“海”裏。更期待著二氧化碳能“固定”地運作。

2119年建設於金星北極地帶的大型居住設施完成。可收容十二萬兩千人。

2120年7月4日隸屬於國際宇宙開發財團的金星研究所的科學家M·羅曼博士,沒有佩戴呼吸裝置就降落到地表上。

2125年在月球表麵都市舉行“都市成立一百周年”紀念典禮。為了希望在月球表麵都市上成立統一自治政府而舉辦了大規模的示威遊行。

2126年考察在地球上成立統一政體的可能性之專題討論將會在北京舉行。

2130年第一次到金星的實驗移民團隊出發,總計八萬一千人。

2138年6月3日與在二〇八八年發射出的載有人類的宇宙探查太空梭“提達拉斯”號的通信斷絕。

2146年月球表麵都市人口總人數達到兩千五百萬人。

2147年金星的總人口數突破一百萬人。

2148年2月9日發生震源區域來自北非的大地震。

2149年以維持北非治安話由,北美統一政府兵力進駐。歐洲共同體對於“以武力進駐”一事表示強烈反對。

2150年人類總人口數突破一百三十三億。

2150年8月4日在北非的北美統一政府軍開始對歐洲共同體發動攻擊。當天,歐洲共同體要求國際聯合安全保障會議緊急集合。

2150年8月5日歐洲共同體開始對北美統一政府軍展開“自衛戰鬥”。

2150年8月6日印度向歐洲共同體發表支持宣言。同一天,印度侵入喀什米爾。以舊巴基斯坦軍為中心的西歐亞大陸阿拉伯聯合軍出麵應戰。

2150年8月10日戰火擴大到整個西半球。環太平洋聯合國和歐亞大陸共和政府同時宣告中立。

2150年11月3日在上海簽訂停戰條約。推測因戰爭而死亡的人數有五億六千萬人之多。當中,直接參戰死亡的有五千萬人。

2152年歐洲的富裕階級人們移民到月球表麵都市的人口激增。北美統一政府的市民傾向於移居到宇宙空間都市。

2154年1月15日歐洲共同體並吞北美統一政府。“西半球合同政府”成立。

2154年1月31日西歐亞大陸阿拉伯聯合國決定加入西半球合同政府。

2154年3月1日印度以民族表決的方式,決定加入歐亞大陸共和政府。

2155年10月1日環太平洋聯合國和歐亞大陸共和政府合並。“歐亞大陸聯合政府”成立。

2167年3月29日地球規模的統一政體樹立後,西半球合同政府向歐亞大陸聯合政府宣戰。“第二次統和戰爭”爆發。

2170年設置“世界統一政府準備委員會”。總部在上海。

2177年開始進行第一次的地球人口調查。

2178年依據所整理出地球人口調查的結果看來,清楚了解到舊非洲各國的貧窮階層人口明顯地在增加當中。預計在二二五〇年,人口總數會達到一百五十億人。

2180年火星的總人口數突破一百萬人。

2181年9月15日J·E·特曼森博士在國聯總會演講,題目為“未來人口過剩的根本解決之道,除了利用木星作為原料來製作新行星以外,別無它法”。

2183年製作新行星的基礎研究小組成立。J·E·特曼森博士擔任組長。

2190年製作新行星的基礎研究小組發表了創造計劃的具體案例。

2192年開始試驗在宇宙空間的元素變換係統的適用性。

2201年1月1日進入二十三世紀。國際聯合解散,改為“地球政府”提出的緊急課題為有效抑製人口和確保人類的新居住區域。地球總人口數為一百三十七億六千萬人。月球表麵都市的人口數為五千四百五十萬人。居住在宇宙空間殖民地的有兩億五千萬人。金星上有四百萬人口,火星上有一百二十萬人口。

2202年地球政府決定正式實行“木星解體計劃”。

2205年5月31日搭載元素變換工廠的運輸太空梭團隊第一隊,發射到地球軌道。

2205年在木星臨近處開始展開放書小行星屏幕。

2217年4月1日歐亞大陸聯合政府軍在北太平洋上和西半球合同政府軍交戰。西半球合同政府軍的六艘航空母艦被擊沉。歐亞大陸聯合政府的損害輕微。

2217年4月11日歐亞大陸聯合政府軍的陸上部隊在北美大陸西岸登陸。以舊加州為中心的自治政府脫離西半球合同政府,宣告獨立。

2217年5月在北美大陸的戰況,以洛磯山脈為邊界線的戰線,陷入膠著狀態。

2217年6月2日歐亞大陸聯合政府軍越過烏拉山脈開始進攻。裏海沿岸各都市都自動地宣告自己是無防備都市。

2217年6月6日西半球合同政府在裏海沿岸使用局地戰用核武兵器。歐亞大陸聯合政府依然一一應戰。(“惡魔的三天”。)

2217年6月17日西半球合同政府和歐亞大陸聯合政府,簽訂彼此之間禁用核武兵器條約。此條約即日生效。

2218年4月18日第二次統和戰爭“休戰”推測有二十億六千萬人死亡。當中,因直接參戰而死亡的有三億人之多。此時,質疑國聯抑製戰爭的能力的聲音高漲。各地開始針對樹立統一政體一事互相討論。

2228年二四基的元素變換係統開始啟動。計劃將木星的大氣之中的圭等元素合成後,再朝向事先已固定的凝結點打出去。創造行星階段開始。

2287年5月新行星NO.1到達預定的質量。

2295年新行星NO.3(也就是以後的賽安行星)到達預定的質量。

2301年進入二十四世紀。舉行“地球政府”成立一百周年紀念典禮。在典禮上,地球政府元首K·傑克森除了承認現任政府內部也有很多腐敗的組織存在之外,更呼籲要回到創立“地球政府”初時的精神。地球總人口數為一百四十三億兩千萬人。月球表麵都市人口有六千兩百二十萬人。居住在宇宙空間殖民地的有五億一千萬人。金星上有九千七百萬人口,火星上有兩千零五十萬人口。

2320年新行星NO.15到達預定的質量。創造行星階段結束。

2322年創造行星階段結束後,地球政府內部對於監視元素變換係統之後的利用方法一事,抱持對立意見的衝突情形浮上台麵。

2323年10月29日巡視元素變換係統管理上,在地球政府內部持續進行的調整作業失敗。來自舊西半球合同政府的人和舊歐亞大陸聯合政府的人分為兩派,陷入內戰狀態。(“大內戰”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