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蘭大陸,是一塊成形千萬年的大陸,經過悠長的繁衍,大陸之上逐漸形成了六大族群,她們分別是幻族、貝族、血族、龍人族、妖人族、海人族。其中幻、貝、血三族是正統的人族,在遠古時代,為了對抗先天強大的龍人、妖人、海人三族,她們曾團結在一起並肩戰鬥過。後來隨著三族在魔法和戰法上的不斷增強,三族聯盟的力量越來越強,之後終於擊敗了另外三族,將龍人族驅至霧林山脈以北的山地荒原,現在世人稱那裏為龍人穀;之後三族又將妖人族趕至大陸東南的暗光森林;海人族最後也被三族最高領袖大衛帝蘭率領艦隊徹底擊敗,海人族從此退居大陸西南的海聖島。
曆經數百年的戰亂終於平息,三族擁有了大陸最富饒的中心土地,龍人、妖人、海人三族雖多次反撲,但始終也沒有撼動已然日漸穩固的三族統治。
驅逐戰爭結束之後,三族最高統帥大衛帝蘭的威望盛極一時,於是整個聯盟就順勢合議建立一個大帝國,並以大衛帝蘭為名,稱為帝蘭帝國,整個大陸也推而稱為帝蘭大陸。
帝蘭帝國在大衛帝蘭的統治時期繁盛無比,三族和睦,無爭無擾。可百年之後,大衛帝蘭年老去世,帝國的最高統治權虛位,三族在這一問題上出現了分歧。
貝族和血族認為當年的驅逐戰爭三族都付出了巨大的犧牲,所以帝國的最高統治權應該由三族輪流執掌,這樣既公平也可以避免一族專權的局麵出現。而幻族卻並不買賬,他們自認為在驅逐戰爭中功勞最大,而且大衛帝蘭又是他們幻族的首領,如此就理應讓大衛帝蘭的後代繼續統治整個帝國。
圍繞這一問題,三族先是爭論不休,之後還是沒有達成一致,最後不得不付諸戰爭的形式來解決。經過近百年的戰亂,帝國最後分崩離析,貝族和血族相繼自立,並各自在大陸西南和東南建立了貝蘭帝國和血蘭帝國與大陸北部幻族的帝蘭帝國相持。雖然之後三方摩擦不斷、衝突不斷,但誰也沒有足夠的力量征服另外兩方,這種三方相持的局麵一直維持到了現在。
後來隨著大陸修真之風的盛行,各族的目光都從戰爭轉向了更高的力量、更強的實力。因為如果擁有了最強的實力,毀山填海也隻是彈指一揮,那時不用戰爭就自然會令他族俯首,畢竟那樣的破壞力不是小小的戰爭可以比擬的!
那一時期是修真的黃金時段,六族為了在修真領域搶占先機,都不遺餘力的在各自族內收羅人才,魔法修煉和戰法修煉幾乎成為全民~運動。在各族人才的瘋狂摸索和修煉中,魔法和戰法的修煉體係越來越健全。
魔法從最初的水、火兩係慢慢擴展成金、木、水、火、土、冰、風、雷、雨、電等十係魔法,而且龍人、妖人、海人三族也擁有各自不同的魔法係別,難以細數。
戰法也在諸多戰法大師的嘔心瀝血下趨於完善,體係明確。戰法向類共有六種,分別是:力向戰法、體向戰法、戰向戰法、殺向戰法、狂向戰法和魔向戰法。其中,力、體、戰是基本戰法,殺、狂、魔就要看資質了。龍、妖、海三族也基本沿襲了這種戰法的劃分。
魔法和戰法的類別劃分清楚之後,就要劃分它們的實力階層了。最初的劃分之法是星等劃分法,就像一星魔法師、一星戰士之類,一直到九星。當然其中還可以細分,比如五星冰係魔法師、六星狂向戰士等。
開始大陸各族認為魔法和戰法修煉到九星已經是最強了,可不久之後,貝族一個叫十方的人居然突破九星進入了一個更高的境界,後人就稱那一境界為十方境。十方境的出現,大大刺激了其他各族,於是新一輪的修真競賽又如火如荼的開始了,之後,血族一個叫百戰的人修煉到了比十方境更高的境界,世人稱其為百戰境。百戰境領袖百年,又被幻族的一個名叫千鈞的貴族伯爵打破,從此千鈞境橫空出世。但千鈞境並未得意太久就被龍人族的一位修真大師萬霆給超越了,由此萬霆境冠絕天下。
在萬霆境的壓力之下,各族奮發直追,天資卓越的修真人才層出不窮,修煉技巧和速度也是一變再變、一快再快。未過百年,帝蘭大陸同時有十多人宣稱自己突破了萬霆境,為了爭得這一境界的命名權,那十幾個人各自約戰,結果都不分勝負,無奈之下隻好相約暫停爭論,各自潛心修煉,誰先達到更高境界,就以誰的名字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