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博物館館長

萌生一個想法必定有一個緣起,發起一個動議總有一個目的。“中國西部博物館論壇”的緣起,是基於中國文物事業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迎來了新的豔陽天,考古新發現振聾發聵,博物館館所迭出新容別姿,各種陳列展覽精彩紛陳,博物館係統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尤其是黨中央關於開發大西北的重大戰略舉措,給大西北文博事業帶來了發展變革的難得契機。在甘肅省博物館新館落成暨基本陳列推出之際,我們萌生了舉辦召開西部博物館論壇的想法,旨在邀聚同仁賢達,團結聯誼、借鑒學習,互通有無,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攜手弘揚光大西部古代文明輝煌,進而服務民眾,創造最大社會效益,爭取雙贏和多贏。

一、“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信息時代的科學技術雖然大大縮短了時空和距離,但是它畢竟不能代替人們麵對麵結識交流、增進了解、建立友誼、擴大交往。“老死不相往來”顯然是封閉自囿、井底之蛙的陳腐之見。因此,在我們有著地域版塊毗聯、曆史文化嬗遞、民族民俗淵源、經濟貿易往來的諸多血脈相連、唇齒相依的紐結中,我們有必要出來走走,坐下來談談,一起去看看;遊曆一下相似而又不盡相同的山川河流,參觀一次不同卻又似曾相識的先民遺寶;商談一些各自在做可總又不謀而合的研究課題。因此,今天我們熱誠邀請你們——全國文博界領導專家和西部博物館同道來蘭州做客,就是想增進友誼,加強聯係,互相支持,共襄西部文博大業。你們是我們真誠的朋友、尊貴的客人、親切的兄弟姐妹。我們甘肅省博物館全體員工一致擊掌同呼: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二、“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這句古訓,在今天看來應該是符合改革開放精神的。它的精神內核是學習、引進、借鑒。我之所以引用它,就是想借這次論壇會,向各位專家和兄弟館所討教、學習。請你們把成功的經驗,新的理念,好的作風及改革創新、開拓發展的新路子、好模式交流給大家,傳授給我們。我們願意分享你們收獲的喜悅,願意感受你們輝煌的氛圍,從而激發我們見賢思齊,比肩共進。我們熟知陝西曆史博物館、四川省博物館、雲南省博物館以及寧夏自治區博物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青海省博物館等西部省(區)館,無論在藏品保管、陳列展覽、學術研究等方麵,都出類拔萃,盛名遠播。而全國範圍內,上海博物館、首都博物館、天津博物館、福建博物院、南京博物院、河南博物館、湖南博物館、山西博物院等等大館,或以藏量雄居,或以特色鳴世,或以專家巨擘灌耳,或以治館理業稱道。你們的到來,你們的演講發言或煌言大作,我們珍若拱璧,視為經典,寶作稀珍,貴似雪裏送炭。我們一定會虛心學習領會,認真借鑒比照,使我們的工作因此而幡然改進,使我們的事業更上層樓。

三、合縱聯橫,星火成炬

戰國時期的蘇秦、張儀所做的合縱聯橫遊說,實際是本著自身利益和本國存亡的目的所為,都是想利用周邊鄰國力量來對付敵對方的。而我們今天使用此詞,是表達一種合作意願,呼喚多種發展力量,是讓我們西部博物館豐富的文物資源,在整合與優勢互補上達成共識,通過合作的途徑,得到最好的利用,發揮最好的效應,達到最大的社會效益。因而互惠互利、雙贏多贏是我們真誠的目的和坦誠的追求。我們知道,西部古代文化與遺存,是華夏文明舉足輕重而又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如果我們站在大西部的高度,開展優勢聚合,使星火燃成大炬,珠玉串為寶鏈,豈不是西部文博人對先祖的最好追念和對當今和諧社會最好的奉獻?諸位領導專家和同仁都諳熟西部古代文化的各種淵源與聯係,比如:陝甘新石器時代文化,尤其是仰韶文化與馬家窯文化的關係;西周與秦的關係;四川巴蜀文化與甘肅隴南的關係;陝甘寧青新絲綢之路文化;甘肅青海馬家窯文化及青銅時代諸文化的關係;甘肅寧夏西夏王朝的關係;還有古代狄、羌、戎、匈奴、月支、塞種各民族的流徙融合以及石窟寺、古長城、佛教寺院等等。這些文化積澱與實物遺存,隻要我們敢想,都是可以抒寫出更加燦爛、恢宏的西部大劇,陳列出更加引人入勝的文物大展來。時代需要我們加強館際交流,跨越行政區劃,共輿而馳,同舟共濟,“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先為為上,西部文明更加輝煌!

我感謝蒞臨論壇的所有領導專家和西部博物館的同仁。希望這次論壇僅僅是開始,以後我們還要請大家再來做客。“坐上客恒滿,樽中飲不空”,常來甘肅,常來蘭州,常來甘博!謝謝大家!

是為序。

2007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