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上的世界杯》
出產地:不丹/澳大利亞
出產期:1999年
導演:諾布
主演:烏吉·塔之奧、蔣揚·路都
[故事]
世界杯是什麼?
世界杯是兩個文明的國家為一個球而打仗;
那他們在什麼時候打呢?
他們一般是在半夜時分而打;
嗬,戰爭總是有著某些神秘的東西……
以上對話出自電影《高山上的世界杯》。對話的雙方是修道院院長和修道院的主管。當時主管向院長彙報,小喇嘛們為了看九八世界杯的決賽,提出自己集資租一台電視機來看比賽的建議,而在這之前,已經有三個喇嘛違規跑到鎮上去看比賽,主管罰他們去廚房幫工一個月。
修道院的主管開始感到不好理解,他是這樣想問題的——如果小喇嘛把對足球癡迷的勁頭用在讀經書上,那麼功課的長進將無可限量。而小喇嘛的思路是這樣的——修道院懲罰他們到廚房幹活,並不是罰他們看球,而是罰他們的違規,所以看球是不違規的,他們能把這兩個問題分開來考慮,所以他們才會想出去租一個電視機來讓大家共享世界杯的念頭。有意思的是,比賽進行之中,院長和主管也來到他們中間來看“戰爭”了……
[私人鑒定]
影片中的兩個細節記憶猶深。一個是小喇嘛的寢室裏貼滿了球星的照片,二是修道院的牆上也塗鴉著諸如“巴拉圭萬歲”“德國必勝”這樣的字跡。還有他們時時在預測誰勝誰負,當然在念經的時候難免會分心,為世界杯而分心。高山上的修道院,雖然在地理位置上有點遠離塵世,那些學員們雖然身著袈紗,但是他們卻找到了足球這個全世界共通的語言,他們通過足球在和塵世和時代發生著緊密的關係。影片一開始小喇嘛在爭著搶著踢一個可樂罐,到了後麵他們在踢一個真正的足球。這組鏡頭頗可玩味。
在我看過的表現足球題材的影視作品中,我覺得《高山上的世界杯》給人印象最深,雖然我們可以對《勝利大逃亡》《少林足球》等津津樂道,但那種片子笑過之後就沒有留下什麼了,而這一部表現喇嘛與世界杯之間關係的電影,讓我首先想到的就是羅大佑的一句歌詞——幽靜的山穀裏野百合也有春天。由足球帶來的生命活力,猶如春天帶來的蓬勃生機,猶如影片中那一輛跑車和拖拉機,也猶如對著正北方的電視接受器。我想這無論是在喜馬拉雅的高山上,還是在精神的荒漠裏,世界杯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場比賽,而是跟文明跟文化甚至跟宗教有關的種種東西。
此片也譯作《小喇嘛的世界杯》。
《壞孩子的天空》
出產地:日本
出產期:1996年
導演:北野武
主演:金子賢、安藤政信
[故事]
新誌騎著自行車,後麵帶著小馬,在校園裏轉啊轉,然後像風一樣地騎上大街,引得教室裏一片混亂,老師張口結舌又無可奈何。這樣的情節其他影片中也時常出現,像《教室別戀》,像《青青校樹》,弄得不好就沒有一點新意。新誌和小馬也同樣穿著一本正經的學生製服,但卻“製”不住一顆不羈的心。他們被老師看作是壞學生,為了“以暴製暴”,他們去練拳擊。練拳擊需要對手,哪怕僅僅是沙包;而說相聲也需要搭子,一捧一逗,如同拳手出拳。這是影片中反複表現的。那兩個說相聲的孩子,麵對空蕩蕩的四周,他們隻能跟自己搞笑,沒有觀眾也照樣說得不亦樂乎。他們隻要自己開心就是了。但是練拳的卻很不開心,特別是小馬,因為沒有新誌打得好,所以最後跟黑社會走了。隻有新誌,一個極清秀的男孩,本來是屬於小馬的“跟班”角色,現在卻一次次地把對手擊倒。從此麵對街邊小混子的糾纏,他隻要一出拳,人家肯定溜之大吉……
[私人鑒定]
叫《壞孩子的天空》可能有點過,其實新誌、小馬這些孩子並不算太壞,影片表現了他們身上一種難得的詩意,比如很普通的自行車騎來騎去穿街走巷;比如從學校的樓頂望下去,天空遼闊,心事也浩茫;再比如新誌一直想請女招待去看一場電影,但對方一直不肯答應。最後他們便想去看“成人電影”,但穿著學生製服又不讓進,此種表麵的規矩就像那身上的製服一樣,隻是一種身份的標誌,是他們想反抗想掙脫的東西。表現詩意,表現詩意的被破壞,這是北武野影片的另一個特征。
《壞孩子的天空》給人這樣的聯想,看起來很平常普通的事,但在導演那裏卻能拍出美感來,《情書》是這樣,《東京日和》是這樣,這部北野武的《壞孩子的天空》也是這樣。黑澤明去世後,有媒體就稱北野武為日本的首席電影大師,他還是那種集編、導、演於一身的人,多才多藝,這不知是不是跟曾經說過相聲有關。本書還收錄了他的《菊次郎的夏天》(見P-—)。
《煙花》
出產地:日本
出產期:1994年
導演:岩井俊二
主演:山崎裕、太奧菜惠、反田孝幸
[故事]
這是一個48分鍾長的短片,情節也極其簡單,圍繞一群少年去看煙花而展開,他們議論的話題是“煙花放到天空後到底是圓的還是扁的”?這是他們一路上討論的主要問題。其中有一女生邀一小男生同去看煙花,後來雖沒看成,也沒有就煙花是圓是扁達成共識,但後來他們在回家的路上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那就是每個人都得喊出一個自己喜歡的人的名字,他們都喊啊喊啊,可是當一個“小不點”喊出一個名字時,大家都驚呆了,因為他喊出了一個女老師的名字,而且連老師兩個字都被省略掉了……
[私人鑒定]
這是一個很單純的片子,情節單純,也反映出了人與人之間純真的情愫,一點也不戲劇化地流露出來。我們現在久居都市,往往會不太注意每年都放的煙花,但是在我們的記憶中,這煙花之夜是多少神聖啊。因為有多少故事是在煙花之夜發生的。這個片子的巧妙是在於由去看煙花轉到說出同學內心的秘密上去了,從友情悄悄地向愛情轉變,這是很神秘也很純潔的。
《情書》和《燕尾蝶》使岩井俊二聲譽鵲起,一個青年導演對未成年年題材的駕馭似乎更為嫻熟,岩井其他重要的作品還有《夢旅人》和《關於莉莉周的一切》(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