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名片】司馬遷(前145或前135—前87?),字子長,西漢夏陽(今陝西韓城,一說山西河津)人,中國古代偉大的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被後人尊稱為“史聖”。他最大的貢獻是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成為中國曆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對後世影響巨大。
(一)
空氣中濕漉漉的,似乎帶著一種鹹濕的味道,讓人心裏發冷發潮。
司馬遷恍恍惚惚中,仿佛又聽到了腳鐐拖動在地上的碰撞聲、鞭子抽打在裸露肌膚上的摩擦聲、酷吏的嗬斥聲、自己的頭不停磕在地上的沉悶聲……他的四肢好像遭到了傳說中的鬼壓身,一分都動彈不得;他的喉頭如同塞滿了棉花,一絲聲音也發不出;他的心髒裏塞滿了像亂麻一樣的恐怖、羞恥、緊張……他正赤身裸體的被綁在蠶室裏;感覺到有人往他身體上淋了涼水;被人像牲口一樣冷漠地擺弄著生殖器……倏忽間,寒風掠過,手起刀落。
一陣劇痛疼徹心扉,司馬遷猛地夾緊了雙腿。睜開了雙眼。崩直了身體。
眼前一片黑暗。
房屋裏的黑暗空氣漸漸吞沒了司馬遷的喘氣聲,司馬遷驚覺後背的衣衫已被冷汗浸濕了,涼津津的頭發一縷縷地貼在頭皮上。司馬遷抱著最後一線希望用顫巍巍的手往襠下探去,不出所料,他探到的是——一片虛無。
像被夢魘了一般,任司馬遷怎麼張大著嘴,都發不出一絲呐喊。
這不隻是個惡夢那麼簡單,這是血淋淋的事實啊,殘酷的事實。
因為李陵事件的牽連,司馬遷已遭受到了宮刑。他成了一個令祖宗蒙羞、令世人恥笑的閹人。
閹人司馬遷躺在床榻上,陷入不能自拔的傷痛中。
對於無端遭遇到這種慘絕人寰的暴力事件的司馬遷,該用怎樣的語言才能夠安慰他呢?
貌似沒有可供安慰的語言。
如果有人死了,你可以為他燒炷香,寄希望於下一生說,十八年後你又是一條好漢。
如果有人折胳膊了,你可以為他寬心,沒關係,這不還有腿嗎?
如果有人失去了工作,你還可以鼓勵他,不要緊,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可是對於失去了生殖器而苟活於世的司馬遷,你能對他說,沒事兒,命根子斷了,還會再長的嗎?
又不是壁虎尾巴,蚯蚓身體,有再生功能。
司馬遷的命根子沒了,司馬家族也從此因他失去了血脈。
古訓說得再明白不過,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啊,司馬遷注定是無後的了。
被斷子絕孫的司馬遷若能料到有今天,他絕不會隻生下了一個女兒。他一定會生一個足球隊的兒子,來繼承他未盡的事業。
他如何會想到,他司馬遷會有現在的下場呢?司馬遷,一個木訥耿直的知識分子,一直兢兢業業地為他的領導漢武帝當秘書,勤勤懇懇地記載著漢武帝的一言一行,盡量做到多動筆少說話。怎麼會。就因為偶爾說了幾句大實話,便被漢武帝將他的命根子連根拔去呢。
司馬遷痛苦的手緊攢著,他就像天空中一隻斷線的風箏,一頭猛栽下來,再也抓不到自己的根源。
(二)
原來人背時了,不止是喝口涼茶塞個牙縫這麼簡單。
司馬遷不敢回憶,那段令他禍起蕭牆的李陵事件。一旦他不小心碰觸了記憶的雷區,連腸子裏的蛔蟲都要恐懼得像黃河一樣九曲十八彎般回轉盤旋。
若幹年後,當在痛苦中九死一生的司馬遷堅持著完了《史記》,在他與好友任少卿的書信中,才心有餘悸地披露了這段閹割內幕的始末。而那時,離李陵事件已經很久了,久得若司馬遷當年沒被閹割的話,司馬家的子孫們早就會排著隊打醬油了。
可經過了如此漫長的歲月沉澱,當司馬遷提著筆,艱難地向任少卿敘述著這段往事時,寫出的每一個字,仍在顫抖著流淚啼血:
少卿足下:
……受過宮刑的人,不能同正常人相提並論……我現在形體已經殘缺,當了一名打掃台階的差役,身處下賤之輩的行列……唉。唉。像我這樣的人,還說什麼呢?還說什麼呢?
……
我與李陵,同在侍中曹任職,素來不是好朋友。彼此的好惡不同,所以未曾在一起喝酒,盡情地歡樂。然而,我觀察李陵的為人,的確是一個奇士,他孝順父母,誠實守信,廉潔奉公……常奮不顧身地去排解國家的急難。他這些長期養成的好品德,我以為有國士的風貌。
李陵寧肯萬死而不求一生,奔赴國家的危難之地,去攻打匈奴,這已經很難得了。而現在,他一打了敗仗,那些隻顧著保全自己的大臣緊跟著就誇大他的短處,我私下實在感到痛心。
況且李陵帶領的步兵不足五千人,就敢深入敵方陣營,到達匈奴王駐地。在虎口垂餌誘敵,氣勢淩厲地向強悍的匈奴挑戰。向群山之間的匈奴大軍發起進攻。他們與匈奴王接連戰鬥了十多天,殺傷敵兵遠遠超過了自己將士的人數,以致敵寇救死扶傷都來不及。匈奴的君主、長官們都感到震驚和恐怖,於是全數調集了左、右賢王的軍隊,征發擅長弓箭的百姓,全國一起進攻和圍困李陵。李陵轉戰數千裏,箭矢用盡,兵退絕境,而援軍遲遲不至,死傷的士卒堆積遍地……但隻要李陵振臂一呼鼓舞士兵,士兵沒有誰不強撐起身體,流著眼淚,以血洗臉,以淚解渴,拉開沒有箭的空弓,冒著寒光閃閃的鋒刃,爭著向北拚死殺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