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一飯之德必償 睚眥之怨必報(3 / 3)

秦王屏退了左右,單獨與範雎閉門傾談。

範雎侃侃而談,建議秦王對齊、楚等距秦較遠的國家先行交好,穩住他們不要幹預秦攻打鄰近諸國之事。而魏、韓離秦最近,應當首先攻打。得到一寸就是一寸,得到一尺就是一尺,通過這樣的蠶食,就可以達到兼並六國的目的,實現六國統一。

正是這一番長談,範雎成就了曆史上赫赫有名的“遠交近攻”的軍事戰略。它已經不僅僅是範雎對秦國做出的重大貢獻,而是為我國留下的重大軍事謀略遺產,為中國的統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秦王不得不服,他采納了範雎巧妙的軍事戰略思想,隨後堅決反駁了禳侯要首先攻打齊國的打算。

秦國開始整兵了,預備攻打就近的魏國。

範雎站在黑暗中,遠眺著魏國的方向,撫摸著自己殘缺的牙齒,目光熊熊如炬,魏國,我來了。

(七)

實踐證明,“遠交近攻”的軍事策略是相當有效的,秦國在範雎的幫助下日益強大。

戰爭,是一個長久而艱苦的過程。

對外,範雎幫助秦國的軍事出謀策略,計劃逐一吞並六國。對內,範雎幫助秦王變革內政,將禳侯等相位罷免,驅散到各地,並安置太後於深後,不得參聞政事。至此,秦昭王的政權終於向中央集中。

範雎終於為秦國這棵大樹實施了固幹削枝。為完善中央集權製度立下了不容忽視的功勳。

曾在魏國被踐踏的一介草根範雎,已一躍而起成為在秦國翻雲覆雨的丞相張祿。

秦昭王對他心服口服,視為知已。

朝野上下,無人不識大功臣張祿丞相。

張祿的大名在各個國家都如雷貫耳。

魏國的使者須賈也聞名出使了秦國,他正畢恭畢敬地守候在秦國的旅館裏,等候丞相張祿的召見。

唉,須賈還真是會混啊,同樣的歲月,範雎都已混成丞相了,他還在原地踏步做他的使者。

張祿褪下了丞相的衣冠,故意淩亂了頭發,換了一身破破爛爛、又髒又臭的衣服,一步一步地接近了仇人須賈所待的位置。

尊貴的張祿特意為見須賈找回了曾經苦難的範雎。

此時的範雎分明已不是過去的那個範雎。

雖然衣不蔽體,麵容模糊,卻掩蓋不住眼中因仇恨散發出來的寒光。

自信於心,沉著於形。範雎一步一個腳印走在大街上,他走得極其紮實,就好像他僥幸逃離了魏國的那個茅廁,所計劃出的每一步。

寒風打在範雎的臉上,很快就逃離了,然而寒風曾經刮過臉上時刺骨的記憶,會逃離嗎?不會。

就如銘刻在範雎心中,那個巨大的記憶暗影。

打扮得像叫花子一樣髒亂的範雎,獵豹一樣,悄無聲息地推開了獵物須賈的門。

(八)

須賈正畢恭畢敬地等待著丞相張祿,卻意料地看到門外出現了一個又髒又臭的乞丐。

門口的乞丐一言不發地盯著他。

須賈厭惡之下,正準備把乞丐轟出去,眼睛一掃,卻發現這個人似曾相識。

乞丐站著一動不動,須賈定睛打量,猛地驚呼,範雎。你還沒死?

他鄉遇故知,本該相擁相應的,但這個故知的仇人身份,令須賈驚訝萬分。

驚訝之餘,須賈看著眼前的這個乞丐,哪裏還是年輕時那個風華正茂的範雎?他現在頭發淩亂、胡子拉碴、捉襟見肘,隻曉得盯著他不錯眼珠地看,似乎人也變得癡癡傻傻了。

世事無常啊。須賈一陣心酸。

若不是當年自己為了私欲,狠下心腸串通魏齊來害範雎,範雎也不至於淪落到乞討這個下場。

就算靠陰謀詭計爭贏了又如何呢?不中用的時候仍然不中用,人也不可避免地老去了,魏國也快朝不保夕了。

多年前,範雎也曾在他門下做過門客,與他朝夕相處,本來範雎可以在魏國有很好的前途,卻因為自己的嫉妒人是物非。

須賈想起過往,不禁一陣唏噓,心懷歉意。他拿出自己的衣裳披在乞丐範雎的身上,又親自為他盛了一碗熱飯,添了一碗熱湯。

良久、良久,範雎接過須賈的碗,開始一言不發地默默吃飯。

須賈猜不透範雎在想些什麼。範雎是在想當年當門客時,也像今天這樣安靜地食過須賈的飯?還是想起了在茅廁裏時,須賈等眾人向他吐去的汙蔑的唾沫。

範雎終於放下了碗筷。

須賈一陣寒暄後問,你認識秦國的大丞相張祿嗎?這次我辦的事情,成敗都取決於他,你能否引我去見他?

範雎簡短地答,可以。

他為須賈找來了馬車,請須賈坐上車,像以前一樣自己在前頭做馬夫。街上的人見到範雎來了,都紛紛自動回避。

範雎將須賈拉到了相府門口。

須賈一路上見行人,還有相府門前的侍衛個個見了自己都唯唯諾諾,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殊不知自己正配合範雎扮演了一場活靈活現的狐假虎威。

範雎跳下馬車,說,您等一下,我幫你通傳。說著就旁若無人地走進了相府。

被晾在門口的須賈正在納悶,終於有人告訴他,剛才走進去的叫花子就是大名鼎鼎的丞相張祿。

須賈聞風喪膽,嚇得頭發都豎起來了,原來,張祿就是範雎。

網絡上有句話說,永遠不要得罪女人,因為她有可能成為你的老板娘。

鐵的事實證明,男人也不能得罪,因為他有可能掌握你的生殺大權。

(九)

須賈嚇得兩腿發軟,哆嗦著脫去衣衫,赤著胳膊爬到範雎麵前,不住地磕頭認錯。

範雎斜眼看著地上那個雞啄米樣的須賈。

自從須賈陷害他開始,範雎一直都在耐心地等待著這一刻。

用強大的智慧來反抗,比用簡單的暴力來報仇更有手段。

須賈,這個人還是一如多年前在齊國大殿上的那樣,唯唯諾諾,膽小如鼠。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齷齪的鼠輩,把範雎從魏國逼到了秦國。

沒有須賈的汙蔑,範雎哪會受到那種非人的羞辱,不經曆那種心理與身體上的磨難,範雎哪能達到今天的成就。

範雎想到當初被別人尿液淋身的痛苦,立刻命人拿來一堆草料,像喂馬一樣的令須賈吃下去。須賈曾讓他當眾承受過的羞辱,今天他也要還連本帶利地還回去。

這真是一部精彩的反轉劇啊,由腹黑男範雎親自導演並上演了,連劇本都不用請人寫,有木有?

人才啊。擱現下,若把範雎的口才用在傳銷上,那將變成全民傳銷。若把範雎的智慧用在拍電影上,那將帶領中國電影衝擊美國的好萊塢。

但範雎做的是一件更大的事,他的任務就是要幫助秦王推動六國統一。

命運才是最合格的導演。自己隻能拚命努力,去爭取屬於自己的更好的角色。

也許,偶爾會被所謂的潛規則打敗,但是有什麼關係呢?潛規則永遠隻是個不能見光的幕後小醜。

範雎高高在上的向須賈發話了:“我本來是想要了你的狗命,但看在你給了我一碗飯的份上,你對我還殘存著一些人情味。你,回去吧。我,還要取掉魏齊的人頭。”

須賈的一碗飯真值錢啊,為他換來了一條命。後世從此用“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來形容範雎恩怨分明的性格。

隻是到了後來,隨著權勢的加重,範雎的性格變本加厲,演繹過火而成了小肚雞腸。

範雎讓須賈捎回去的話,由魏王傳到了魏齊耳中,魏齊自知走投無路,不得已自殺身亡。

一切的紛爭都有塵埃落定的時候,範雎被羞辱的陰影最終因為他日後取得的成就和功勳被清掃。

司馬遷在《史記·範睢蔡澤列傳》中感慨,範雎、蔡澤二人如果不被厄境所困,又哪能激勵自奮呢。

厄境,有時候也能化成一把激人奮進的鞭子。

努力翻越過厄境的磨難,也許會像範雎一樣,找到的另一片更廣闊的新天地。

像範雎一樣,任何時候都不放棄,絕地逢生的運氣。孤注一擲的勇氣。挑戰磨難的毅力。

命運為你關閉一扇門的同時,總會為你打開另外的一扇門,推與不推,全在你一念之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