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鐵馬冰河盡入夢 詩詞卻非萬事空(1 / 3)

【百科名片】陸遊(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南宋詩人。創作詩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抒發政治抱負,反映人民疾苦,風格雄渾豪放;抒寫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楊慎謂其詞纖麗處似秦觀,雄慨處似蘇軾。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

(一)

十六歲的陸遊科舉考試落榜了。

這麼優秀的兒子居然會落榜?這個消息對陸母來說,簡直比讓她青天白日遭到雷霆之擊還難以接受。

失敗是成功之母。如果不找出令兒子陸遊考場失利的原因,那她作為母親就成了失敗的祖母。

陸母挖空心思地地左思右想,再不辭勞苦地追根溯源,終於,罪魁禍首浮出了水麵,她把目光聚焦到了陸遊的小女朋友——唐婉身上。

都怪唐婉,陸遊落榜,就是因為她經常來找陸遊玩耍的緣故。

早戀危害大啊。容易讓讀書的學生分心,繼而就影響到了前途。

陸母是高瞻遠矚的,這樣的母親不光南宋百年不遇,就放在曆史上,也不多得。這不是一名普通婦女能夠持有的遠見啊。瞧,人家早在宋朝時期便深刻地意識到,早戀,是毒害學習尖子的敵敵畏。

不過,陸遊同學對這次的考試失利,並不像陸母那樣如同遭遇到了世界末日,大不了複考唄。

奧林匹克賽場上,也還講究個先前的熱身賽吧。

他喜歡女友唐婉,不是玩物喪誌的那種喜歡。陸遊清楚地明白,美女是一盞欲望的燈塔,對社會尤其對男人起的推動作用是不可估量也無法磨滅的。

不然,先人整出個紅袖添香夜讀書做什麼用。

在這點上,陸遊倒是繼承了陸母的先見之明。

陸遊埋藏在心中的口號,大家一定都耳熟能詳,那就是到處用黑體字粉刷在小學校園牆壁上的——“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鍛煉身體,保衛祖國。”

這句曾在校園廣播裏頻繁出現的口號,如今已被多少踏入社會的青年人認為是一句大而不當難以操作的空話,繼而改成了十分務實更生活休戚與共的“鍛煉身體,保衛老婆”。

但是,遠離我們千年之久的陸遊同學畢生也未曾更改過這個誌願。

嗬嗬,看來現代化的學校教育遠不如古代家庭的傳統洗腦更具優勢啊。陸遊肯定是被愛國的家人們洗過腦了吧。他在好好學習的同時,更不忘向叔父陸宲學習武藝。

手無縛雞之力怎麼保衛祖國。

叔父陸宲是位抗金英雄。靖康年間,當懦弱的皇帝宋欽宗和大臣們、甚至連陸宲所在地的守兵都紛紛逃作鳥獸散時,沒有兵權的叔父陸宲挺身而出,召集了幾千勇士,與侵入宋國的金人們打了一場硬仗,保住了當地老百姓的平安。

就是陸宲這樣的一位英雄,卻在抗戰事後被朝廷罷官了,典型的卸磨殺驢。

因為宋國朝延的主流輿論,緊緊團結在以皇帝為首的“主和”指導思想周圍,國家各個勢力狂挺主和派,還冠冕堂皇嚷嚷著和諧發展才是硬道理。即便宋國朝政經由數次領導換屆也堅決不動搖。

遵照上級的“主和”指示精神,私自“主戰”的抗金英雄陸宲,自然受到了排擠。

被朝廷冷落的叔父陸宲,卻成了小陸遊心目中的偶像。

自打陸遊有記憶開始,全家人就在大宋與金人的戰爭縫隙中顛沛流離。陸遊在成長途中,將許多戰士英勇抗金的事跡更是爛熟於心。

“怒發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士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我想,即使是一隻溫順的小貓,聽到了這首由著名抗金英雄嶽飛所作的《滿江紅》,也會激動得尾巴直豎,全身毛發鋼針一般拱起,把自己假想成一頭嘯聚山林的南山猛虎。而陸遊,身為一名熱血青年,更是將自己定位成了一位力拔山河氣蓋世的英雄。

落後才會挨打,宋國並不落後,憑什麼要被金人欺淩?年輕的陸遊每個毛孔都熱切地迸發著要抗金的意願。

擱今天,這就是假一賠十、如假包換的憤青啊。

相信我們每個人的少年時代,都有憤青的時候,但像陸遊這樣執著地,從少年到青年,從中年至晚年,生命不息憤青不止的,卻是少之又少。

掌聲在哪裏。致敬。

(二)

憤青也得參加考試嘛。比如著名的遼寧憤青張鐵生,即使交了張白卷,不也是按規定參加了一九七三年的高考?

陸遊也不例外。

三年後,十九歲的陸遊再次信心百倍地參加了科舉考試。

這一回,他已不再像十六歲那年那樣,考試時覺得心有餘而力不足了。陸遊在三年時間裏已學富五鬥,迫不及待地要為國效力。

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

青梅竹馬的女友兼表妹唐婉也成了他溫柔的妻子,作為一個男人,情場上春風得意,事業上更應該揚帆啟程。

然而這次的複考,陸遊居然又像上一次那樣,馬失了前蹄。

再一次的落榜,不光是陸母受到了打擊,陸遊也不能接受。

自己明明發揮得很好,沒道理落榜的,就算青天白日能中雷霆之擊,也不會一人中獎兩次啊。

在試卷上,陸遊一氣嗬成了一篇洋洋灑灑的論文,在文中,他向尊敬的領導酣暢淋漓地抒發了自己的報國之誌,強烈期盼朝廷要牽頭抗金。

可惜啊,陸遊同學並沒有像我們的張鐵生同誌那麼幸運。

眾所周知,張鐵生同誌因為在試卷背麵給尊敬的領導寫了封誠懇的牢騷信,在一夜之間成了名噪全國的,勇於交“白卷”的反潮流英雄。

而陸遊非但沒成為宋國的反潮流英雄,還被打擊成了反動派。

兩段同樣荒唐的年月,兩個截然相反的結局。

這就叫生不逢時啊,張鐵生同誌若有幸九泉之下見到陸遊,不隻是該捂著嘴偷著樂呀,還是該一掬同情之淚來番假哭。

理所當然的,陸遊樂嗬不出來。

他在試卷中提出的主戰論,在朝延命官的眼中完全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啊。你想啊,上麵的領導都在握手言歡,你一個小小的屁民背後伸出鐵棒子吆喝?完全就是唯恐天下不亂嘛。

陸遊充滿火藥味的主戰觀點與上層主導的主和方針背道而馳,落榜自然是順理成章的了。

唉,陸遊也真是太傻帽了,就讓現代人現身說法吧。就算投資炒股票,也得分析下市場基本麵呀;就算花錢買房子,也得根據國策走向呀;哪怕是女孩挑男友,還要考察男孩的成長背景呢。

由此可見,傻小子陸遊的行為,那是相當地欠考慮啊,他不好好地揣摩宋國的國策基本麵,光顧自個蠻牛一樣地一根筋地向前衝了。

這一衝,自然是要撞到南牆的。除了一鼻子灰,南牆上什麼也沒有回贈給陸遊。

陸遊母親的臉色也再一次蒙上了灰。上一次落榜,陸母通過多方查找N次論證屢次研究,得出了結果,都怪唐婉跟陸遊早戀影響了兒子學習。這一次,陸母再一次堅定不移在此基礎上來了個蓋棺定論,都怪兒媳婦唐婉這個掃把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