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我給她們命名:日本新幹線上的“清掃娘子軍”!
日本女大學生吐槽性別歧視就業難
早在1986年,日本就實施了《男女雇傭機會均等法》,那以後還做過2次修改。誰料,2012年12月17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綜合比較了所在國在教育、勞動條件等方麵的性別歧視情況。其調查報告結果顯示:目前,男女工資差距最大的國家是韓國,其次就是這個日本。
不過,喜歡得到世界各種“日本論”評價的日本,這次表示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性別歧視第二大國”這個稱號,因為從國家政策上來說,在就業問題上,日本是不存在男女差別的。為此,日本厚生勞動省還提供了一份“大學等畢業者就業狀況調查”,數據顯示,2012年3 月畢業的女大學生的就業率是92.6%。
可是,日本雜誌SAPIO調查稱,日本女大學生的實際就業率遠遠低於這個數字,厚生勞動省玩的是個巧妙的數字“障眼法”,用實際就業人數除以期待就業人數就得出了就業率在90%以上的這樣一個結論。但期待就業人數不同於實際畢業的女大學生人數。同時,厚生勞動省的調查對象都在國立、公立大學裏。
另外,據日本《星期日周刊》的調查結果,在2012年3月,日本應屆畢業生就業情況最好的女子大學就業率也隻有86.9%。看來,日本厚生勞動省給出的女大學生就業率在九成以上的結果的確是水分不少的。當然了,在麵對涉及未來國家的“國際形象”評價上,他們要搞一點“水分”的數據,也是情有可原的。
事實上,日本女大學生不僅就業率不理想,就是在找工作的過程中也是一路披荊斬棘的。不信,就到網絡上看看,那裏經常可以看到日本女大學生吐槽就業困擾。她們吐槽最多的就是遇到了一些或是潛水很深、或是手中握有某種權力的別有用心的人。直到這個時候,許多女大學生才相信“社會並非全是陽光的”。
一位私立大學女生這樣說,在2012年夏天,自己曾聯係到一個在某大型商社上班的師兄,想讓師兄作為過來人指導一下找工作、麵試的竅門。但是,這個師兄說實在太忙一時沒有時間,但最後卻把見麵的日子指定在她生日的那天,來了以後根本就不肯給予什麼具體建議,走了以後則一直發短信進行情感騷擾。
另有一名女生在留言中寫道,自己在學校的就業說明會上,遇到前來宣傳的某廣告公司主任。該主任讓她找幾個對廣告業感興趣的女同學,聲稱會將一些業界秘密悄悄告訴她們,並且還指定一個見麵地點。她們去了以後才發現,這個地點其實就是主任的家,一個高級公寓的12樓。她們不解,為什麼會這樣呢?
當天,到主任家裏的有4名女大學生,還有2個廣告公司人事部的男職員和4個自稱設計師的男人。實際上,根本就沒有講什麼業界秘密,都是這幫男人們在自吹自擂。好容易脫身後,這4名女大學生裏麵最可愛的那一位收到了短信:“我們一起喝酒去吧,別告訴你那3個朋友,你就自己一個人回到公寓來吧。”
另一個經常被吐槽的就是在日本社會找工作,要有很大花銷的。日本社會的“潛規則”規定,女大學生找工作時一定要穿成“黑寡婦”一樣——黑色西服套裝、黑色皮鞋、黑色公文包。西服一套最便宜也要2萬日元以上,一雙黑皮鞋大約是1萬日元左右,黑色公文包5千日元一個。這些,都還是最為低廉的行頭呢。
除此之外,必不可少的就是履曆書上使用的照片。街頭的自動照相亭裏照一次是630日元,一般女大學生要投數十家履曆,所以僅僅是履曆表上的照片,最低也要花費數千日元。從兩三年前開始,日本的一些攝影沙龍積極應對商機,也把目標瞄準這些女大學生,推出求職履曆書專用個人免冠照片藝術攝影服務。
在攝影前,沙龍的專業化妝師會根據女大學生的求職方向設計其形象。渴望在一般公司做業務白領的,化妝師會為其設計一個裸妝,看上去膚色好,無瑕疵,發型端正。如果求職目標是空姐或主持人等,攝影師甚至會修改照片上的人物臉部輪廓,消除雙下巴等。除此之外,黑色的彩瞳也是女大學生求職麵試時的武器。
“我遇到了‘極品’麵試官”,這也是日本女大學生需求職業時經常吐槽的事。在進行麵試的時候,很多女大學生都會被麵試官問及個人私生活方麵,比如有沒有男朋友啊,打算多大歲數結婚啊,出差或長期外派能接受嗎,家長同意嗎,來月經的時候會不會肚子痛不能上班啊等等,很有一點被一件一件脫光衣服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