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探索發現——中國古代神話傳說(1)(1 / 3)

(引子)

早在幾十萬年前我們的祖先便在黃河流域這一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刀耕火種,茹毛飲血。每天日出而作,日沒而息,“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日月星辰、風霜雨雪、生老病死……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許許多多對於懵懂的先民親切而又陌生。他們親近自然而又敬畏自然,他們渴望了解自然、了解自己——盤古開天辟地,是對宇宙起源、天地形成的解釋;女媧摶黃土造人,是對人類起源的探究;共工與顓頊爭帝,是對日月星辰的西落及中國地形西高東低的認識;燧人鑽木取火,伏羲教民結網,神農嚐百草、播五穀,鯀禹治水,是對勞動創造的歌頌,飽含了他們對祖先的感激和愛戴;誇父逐日、後羿射日、精衛填海、愚公移山,是對英雄的禮讚,激蕩著他們渴望戰勝自然的強烈願望;牛郎織女鵲橋相會、梁山伯祝英台化蝶雙飛,是對愛情的追求,寄托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神話的美學價值、曆史價值與認識作用是密切聯係在一起的,是了解人類童年生活和心理的鑰匙。它對研究古代社會婚姻、家庭製度、原始宗教、風俗習慣等,都有重要參考價值。了解神話就是了解我們祖先的生活,研究神話則是對文化之根的挖掘和求索。

趣味學習

神話反映了人類童年時期渴望征服自然的意誌和理想,是我們認識人類童年時代生活的史料;神話是人類文學的源頭,對後世文學有著深遠的影響;神話是民族曆史文化的源泉,其中蘊涵著民族的哲學、藝術、宗教、風俗以及整個價值體係的起源。

了解神話就是了解我們祖先的生活,研究神話則是對文化之根的挖掘和求索。

下麵列舉了三項研究活動,這三項活動有易有難,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選取其中一項進行學習和研究,借助圖書館和互聯網搜集整理相關資料,完成要求的研究和活動。

一、中國古代神話“故事會”

同學們都知道“盤古開天辟地”“女媧摶黃土造人”“共工與顓頊爭帝”“燧人鑽木取火”“伏羲教民結網”“神農嚐百草、播五穀”“鯀禹治水”“誇父逐日”“後羿射日”“精衛填海”“愚公移山”“牛郎織女鵲橋相會”“梁山伯祝英台化蝶雙飛”這些中國古代著名的神話,它們有的反映了古代人民對宇宙萬物起源的看法,有的反映了古代人民與自然的鬥爭,有的是先民們對愛情的追求,寄托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請同學們搜集中國古代神話,在班裏召開一個“中國古代神話故事會”,選擇你最喜愛的一個神話故事,將它繪聲繪色地講給同學們聽,講完後談談你為什麼喜歡這個童話?(這個神話反映了古代人民什麼樣的生活狀態,寄予著怎樣的願望,表現了什麼精神?)

中國是有56個民族的多民族的國家,同漢民族一樣,各個少數民族都有著豐富悠久的文化曆史。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各民族都創造了豐富多彩的神話傳說,而且因為有的少數民族沒有文字,有的民族在1949年以前還處於原始社會末期、奴隸社會或封建社會初期,去古不遠,他們的神話傳說主要靠記憶講述。

除了以散文故事的形式流傳,另外還有大量神話保存在史詩裏,用韻文的形式流傳。因此,少數民族的神話傳說一般不像漢文古籍中那麼零散,而是相當完整、係統。又由於他們的古神話傳說仍以活形態在民間流傳,保持了原始的麵貌,較之漢文古籍上的神話更為古樸,包含更多的原始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有更可靠的原始文化史價值。同學們也可以專門搜集少數民族的神話故事並講給其他同學聽,比如藏族的“格薩爾王”、彝族的“阿詩瑪”、水族的“人類起源”、黎族神話“大力神”、壯族神話“布洛陀造天地”等。通過這些故事可以增進對我國少數民族文化曆史、民族風情、風土人情的了解。

在故事會結束前,同學們要將每位同學講的神話歸納起來,看看他們大體可以分為幾種,然後探討這些神話蘊涵的共同精神是什麼?

二、神話題材文學作品交流會

中國神話在人民口頭創作史及文學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神話在文學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對中國各種文學創作較早發生影響的一種體裁。它的題材內容和各種神話人物對曆代文學創作及各民族史詩的形成具有多方麵的影響,特別是它豐富的想象和對自然事物形象化的方法,對後世作家的藝術虛構及浪漫主義創作方法的形成都有直接的淵源關係。它的口頭敘事形式也開創了敘事文學體裁如小說等的先河。不少神話直接為作家、藝術家提供了創作題材。其中有些著名神話,還成為人們經常援引的典故。神話的美學價值、曆史價值與認識作用是密切聯係在一起的,是了解人類童年生活和心理的鑰匙。它對研究古代社會婚姻、家庭製度、原始宗教、風俗習慣等,都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神話是文學藝術的淵源。第一,神話中樂觀進取的精神、不屈不撓的意誌和征服自然的氣概,對後世文人及文學創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第二,神話是我國非寫實文學的源頭。想象、誇張、擬人化的表現手法成為非寫實文學的基本特質。第三,神話是我國古代文學素材和文學形象的寶庫,為文學創作提供了豐富的題材和藝術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