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勝古跡】有隋、唐《通道記》石刻,通化甘溪汶山石紐山遺址遺跡,建山新,石器文化遺址,佳山石棺葬文化遺址和石棺葬墓群等。古建築遺址遺跡有薛城寧江,門和籌邊樓,雜穀腦薑堆、喇嘛寺土司石碉。革命遺址遺跡有紅四方麵軍長征時建,立的指揮部、軍部、蘇雄埃政杈舊址,書寫、鏨刻的對聯、標語等。
【市政建設】完成縣城紅葉大道主體工程。小喇嘛寺河道截彎取直改造工程於,3月動工,5月4日完成。繽河路保坎工程通過驗收。
【計劃生育】出生406人,人口,生率9.22%,同比下降2.02個千分點,死亡,率6.06,同比下降0.21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3.16尨,同比下降1.81個千,分點,符合政策生育率97.78%,同比增長1.06個百分點,長效節育率65.92%,同,比增長4.8個百分點,避孕節育率91.62%,同比增長0.95個百分點;避孕及時率,吼,32%。
【經濟狀況】實現地方生產總值37,933萬元,比上年增長15.4級可比價,下同、其中:第一產業5742萬元,增長0.5仏第二產業23,897萬元,增長23.3%第三產業8294萬元,增長5.7%。人均生產總值8392元,比上年增1538元,增長15.2%。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占全縣的比重由上年的15.7:59.8:24調整為15.1:63.0,21.9。
【社會生活】從業人員4196人,工資總額5666萬元,比上年增10.6%。其中,國有單位工資總額4644萬元,增18.5%,職工年人均工資13,423元,增9.7%。年,末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8,740萬元,增24.4%,居民人均儲蓄4214元,增802元。
負責人肖文君,撰稿人馮麗娟
茂縣
【地理位置】縣域位於川西北高原岷江、涪江上遊高山峽穀地帶。縣境南北寬,94.8公裏,東西長116.53公裏,東與北川、綿竹交界,南與西南與什邡、彭州為鄰,西與汶川、理縣接壌,北和西北與鬆潘、黑水毗連。幅員麵積3903平方公裏。
【地質地貌】境內地質大部分屬馬爾康地質分區,東南部狹小部分屬龍門山地,質分區範圍。縣內沉積岩廣泛分布,出露較全。屬邛崍山係岷山山脈,東南邊境是,龍門山係尾段。山脈沿四周邊界走向,其餘由東北婉轉曲折走向西南,延伸至縣境,中部,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群山連綿,峰巒起伏重疊,穀坡險峻、陡峭,河穀,狹窄、深切。
【土壤】境內土壤分為10個土類、14個亞類,共分10個土屬、42個土種。主,要土壤類型有新積土、黑色石灰土、黃掠壌、褐土、棕壤、暗棕壤、棕色針葉林土、亞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高山寒漠土。
【氣候】受西風環流和印度洋西南季風的影響,具有高原型季風氣候的共同特,征,垂直氣候和地區氣候差異顯著,無霜期長、氣候溫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晝夜,溫差大、0照充足、積溫高、降水少、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ire,年均無霜期215.4,天,年均降水量494.8毫米。
【山脈】境內山脈屬兩大山係組成,東南邊境山脈屬龍門山係的尾段,其餘屬,邛崍山係岷iIjiIj脈,製高山峰多分布於邊境線山脈上,東北在海拔3000~3500米;,東南在海拔4500~4900米;西南、西北峰多在海拔4500米左右。
【水流】境內江河縱橫,分岷江和涪江兩大水係。大小溪流170多條,主要河流,總長242.3公裏;年徑流總量16.5萬立方米。
【湖泊】有大小堰塞湖10餘個,總蓄水量約1.4億立方米。有大小湖泊32個,湖泊水域麵積454.89公頃,總蓄水量1.4億立方米,其中以聞名遐邇的疊溪大小海子為最大,蓄水量近1.3億立方米。
【國土資源】全縣幅員麵積39.03萬公頃,耕地麵積1.23萬公頃;林地24.78萬,公明;園地4630公明;草地12.88萬公明;工礦、民房用地1112公明;交通用地353,公頃;水域1876公頃;未利用地1.07萬公頃。
【水能資源】境內河床陡,自然落差大、水源豐富、流量較穩定。水能理論蘊藏,量127.5萬千瓦,可開發量40萬千瓦,巳開發量1.6萬千瓦。
【生物資源】有林地麵積25.32萬公頃,活立木蓄積量2931萬立方米。有國家—級保護動物大熊貓、小熊貓、金絲猴、羚羊等珍稀動物和鹿茸、麝香、蟲草、貝母、天,麻等中藥材200餘種。
【旅遊資源】境內山川秀麗,有眾多風景名勝。有千年積雪不化的九頂奇觀;,唐代摩崖石刻“點將台”;有建於1886年造型古樸美觀的三元橋;有毅於1933年疊溪,大地震屬於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地震遺跡之一蠶陵重鎮遺址;疊溪、鬆坪溝省級自然,風景名勝區;羌族民俗風情探奇;古寨、棧道、碉樓(邛籠)古跡及土地嶺森林公園。投,資1000萬元的七星關遊人休閑中心等可供中外遊客觀賞遊樂休閑度假。
【礦產資源】巳探明礦產近20種。有金、銀、銅、鉛、錳、鋅、黃鐵以及石榴子石、大理石、矽石、白雲石、水晶石、石灰石、磷、煤等,均有一定儲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