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經營哲學——海底撈的成功秘訣(3 / 3)

牛頓說:“如果說我比別人看得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各行各業的有成就者無不如是,善於學習別人的經驗,找到正確的導師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隨著就業越來越難,自主創業是每個人的夢想。成功創業的人大都有著不尋常的經曆,他們創業的艱辛更能夠激勵年輕人。創業就是給自己打工,就是在做一份屬於自己的事業,創業者都會為自己的事業而奉獻全部,所以創業最能開發出年輕人的潛能,更能鍛煉人。在就業形勢不景氣的情況下,選擇創業的人會越來越多,有了創業者成功的經驗,那些猶豫不決的年輕人更容易受到鼓勵。“創業偶像”——阿裏巴巴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雲在鄭州為3000多名年輕人講述自己的創業經曆時,給有誌創業者打氣:別人的創業經曆是寶貴的,創業時,要多學習別人的經驗。

對於別人的成功經驗,如果熟視無睹,那是一個“傻瓜”。因為那時別人用金錢甚至是血與淚換來的寶貴經驗,肯定有值得創業者學習與借鑒之處。創業者往往都不清楚自己想幹什麼,適合幹什麼,有什麼資源。創業者創業之前一定要清楚,你自己所有的與自己追求的創業目標之間還存在多大的鴻溝,還有多少難點。很多創業者都是憑一時的衝動、一個很好的點子,或是有一筆資金就開始不顧一切地走上創業之路。

創業是什麼?它是一項目係統工程,想要創業你得考慮到人、財、物、進、銷、存、競爭、市場細分、定位、管理體係、財務控製、退出機製、預算等一係列的事情。在創業初期,也許你在選址上的一個錯誤,就可讓你注定成為一個失敗的創業者。無疑,這可以讓創業者在創業途中少走很多“彎路”,前車之鑒不可不知。作為創業者,要知道“彎路”意味著財務成本、時間成本、機會成本……那麼,創業者應該學習借鑒哪些內容呢?一是學習創業精神,用以勵誌;二是學習商業模式,用以做事;三是學習創業經驗……不過,學習不是目的,關鍵是消化、吸收,乃至理性應用,這都需要創業者很好地把握、適時地借鑒別人的經驗。因為一個人的經曆是有限的,他不可能經曆所有的事情,而別人的經驗如果借鑒得當,對自己的進步也是很有幫助的。

演講大師陳安之說:“成功者的智慧來自三個方麵。第一個,成功者不斷地搜集資訊,他們相當善於掌握新知;第二個,一個成功的人會不斷地學習別人的經驗,因為成功最重要的秘訣,就是學習別人的經驗;第三個,一個有智慧的人,會不斷地自我反省。”海底撈的成功經驗確實值得一些剛剛從事餐飲行業的新手借鑒。想學習一個企業的成功之處,首先要向企業的靈魂人物學習,張勇是個有誌青年,他的那句“雙手可以改變命運”的名言激勵著無數海底撈的員工。成功者就像一根擎天大柱,展現出一個人孜孜不倦的奮發追求和充滿傳奇的奮鬥裏程,他給了後來者拚搏進取的動力,他給後來者以成功的捷徑指導。在成功者麵前我們似乎很渺小,但是隻要我們向他靠攏,就會發現自己在慢慢長大、成熟。

學習成功者最重要的就是學習他們的“精氣神”,而不要隻是學習形態,要懂得用心去複製別人的成功——找出成功者的與眾不同並複製出來。看見別人開飯店掙了大錢,自己也跟著開一家飯店,最終卻賠錢;看見別人開服裝店搞得很紅火,自己於是跟著去做,但自己的店裏就是沒人光顧。有的人看了許多別人成功方麵的書籍,他們往往喜歡學習那些成功人士,人家怎麼幹,他也怎麼幹,最後還是一無所獲。學習別人對你有用的東西才是明智的做法,如果也照搬同自己氣質不協調的東西,那麼就成為東施效顰了。

某些因素對某些仿效對象有用,卻未必對所有人都有用。因此,學習應該掌握一般性原則,不要把每個具體細節都不加選擇地照搬。這種創業者比比皆是,他們隻是看到了淺顯的表麵現象,沒有用心領會別人成功的精髓。我們向成功者學習不隻是做成功者所做的事,了解成功者的思維模式,像成功者那樣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才能創造出成功。這樣做可能會比你想象中的成功時間要少許多。若是不得複製、模仿的要領,還不如不學、自己摸索來得快。

年輕人創業首先麵臨的困難就是資源有限,其中包括資金缺乏等多方麵的問題。麵對這些問題,年輕人能解決的手段也比較單一,隻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夠得到一些機構或企業的資助。自己創業要籌錢,就隻能向家裏、向朋友借錢。青年人創業,在選擇項目上一定要慎重,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選擇,不要好高騖遠,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張勇在成立海底撈的時候由於手上的資金不多,他找來自己的朋友合夥開店,一來可能解決資金問題,二來也解決了店的人手問題。

張勇帶領另外三個合夥人,經過努力將海底撈發展壯大,在競爭的激烈的餐飲行業裏站住了腳,海底撈的成功是出奇製勝,以服務贏得消費者的青睞。怎麼在今天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成功創業,並且戰勝競爭對手?海底撈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參考,那就是出奇製勝,當你在某一方麵競爭不過對手時,不要死抓住不放,不如試試其他方式,打造自己的特色,這樣更容易成功。這才是我們領會了海底撈成功的精髓。創業的路上我們有時會迷茫,會失去方向,這時,多參考一個成功者的創業經驗,我們的創業就會少一分風險,因為可以直接借鑒。

學習成功的企業家的創業經驗,首先要學習他的創業精神。對於真正的創業者來說,創業精神就是從零開始創造財富的拓展精神,就是要學習這些創業先驅們的創業意識、創業勇氣、創業毅力。不僅要看他們是否具備創業精神,要看其是否有創業的想法,還要看其是否有勇氣行動,更要看其是否在困難重重的創業道路上堅持走下去。張勇在創業之初也是經曆了數次失敗最後才摸準餐飲這行,當他認定要從事餐飲業開始就堅定了麵對任何困難都要堅持下去的決心和勇氣。在海底撈無人問津的時候,其餘三位合夥人都失去了信心,沒事就在店裏打牌消磨時間,而張勇相信雙手可以改變未來,更相信通過努力可以讓海底撈走出困境。所以,張勇積極改革海底撈,讓其正規化,同時找準突破口,用服務製勝抓住客人,才有了海底撈的今天。

俗話說“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不易斷”,一個人的知識經驗是不夠全麵的,隻有通過學習,借助更多的力量,才能讓自己在創業的路上多些經驗,並顯得遊刃有餘。因為借鑒別人的成功經驗就相當於給自己一個高的起點,成功人士的理論和實戰經驗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營養基礎。我們想創業,要堅持不懈地尋找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不止步不前,也不放棄尋找,傾聽自己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想法,順從心靈最強烈的呼喊,才能完成對每個人來說最有能力完成的偉大工作。我們很幸運,能夠在即將開始創業之路時,得到眾多矽穀英雄們的智慧啟迪。他們那些閃耀著巨大光彩的人生經驗,如一盞明燈,指引著我們朝更為積極、向上、正確的方向前進。

對於成功學,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包括那些已經成功的人,有的是靠勤奮,有的是靠機遇,有的是靠一次次失敗的經驗總結,有的是靠“伯樂”……有些人靠的最多的就是複製,不是複製別人的成功,是複製別人成功的思路,關鍵在於要形成適合自己的方法。別人的人生不能複製,但是我們可以學習他們的精神和方法為我們自己所用,人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要不斷地學習,因為要適應社會。創業也是如此,一個人的體驗是有限的,即使能夠憑自己的經驗和能力獲勝,也是分情況而定的。聰明的人會明白借鑒別人成功經驗的重要性,並接受那些成功人士多方麵的培訓,通過與這些人交往學到他們的成功經驗,並在自己的創業中派上用場,從而獲得好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