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長江第6次洪峰抵達荊江時,沙市水位猛漲到45.22米,超曆史最高紀錄,李向群冒雨連續奮戰了14個小時,感到有點頭昏發熱。他以為自己是淋雨感冒了,就悄悄找營部衛生員王穩官,要了幾片速效感冒膠囊。他見衛生員要作就診登記,就說:“咱倆是好朋友,你千萬別登記。要不,連隊知道了就不會再讓我上大堤。”小王看看李向群求助的目光,無奈地歎了口氣:“好吧,但下一次決不給你打掩護。”李向群高興地說了一聲“一言為定!”與小王擊了一下手掌,就跑上了大堤。在下午堵管湧的戰鬥中,他突然暈倒,高燒40度,連隊幹部迅速把他送進了團衛生隊。8月19日中午,南平鎮興堤段再次出現管湧,正在輸液的李向群聽到緊急集合的哨音,自己拔掉針頭就衝上了大堤,一口氣幹了一個多小時。漸漸地,他的腳步慢了下來,頭痛得越來越曆害,便找來一根帶子緊緊紮在頭上,繼續搶運沙包,直到又一次暈倒大堤上,被戰友再次送進衛生隊。8月21日,南平大堤又出現了近70米的內滑波,南平鎮5萬多人民群眾危在旦夕。李向群躲過值班的衛生員,爬上本團炮營的一輛卡車,和戰士們一道上了大堤。在搶運沙包的人流中,指導員胡純林突然發現了李向群,命令他立即回去休息。李向群打起精神說:“我行,能堅持!”指導員發火了:“不行,你必須回去衛生隊!”說完連拖帶拉,將李向群推上了一輛回部隊駐地的卡車。可不一會兒,他發現李向群又出現在另一個地方扛沙包,隻好叮囑一班長王紹照顧好李向群。上午10時左右,當李向群扛著沙包爬上大堤時,一個跟頭栽倒在地,他第三次暈倒了。戰友和地方群眾頓時圍上來,經簡易救治,李向群漸漸蘇醒過來。他著急地對大家說:“我沒事,保大堤要緊,你們趕快去搶險!”戰友們剛剛投入戰鬥,李向群喝了兩杯涼開水,又奮不顧身上堤扛包。一包、兩包、三包……大約扛了20多包,他再也支撐不住了,口吐鮮血,連人帶包倒在了漫水的大堤上。團衛生隊火速將他送進公安縣第二人民醫院,經診斷為鉤端螺旋體病變晚期,當晚又轉送廣州軍區武漢總醫院搶救。在生命垂危之際,李向群還用微弱的聲音問教導員王戰飛:“大堤保住了沒有?”王教導員含著淚水,強裝笑臉告訴他:“大堤保住了,你安心養病吧。”李向群又斷斷續續地對教導員說:“晚上還有任務嗎?一定要讓我去……”8月22日10時10分,我們的好戰士李向群,終於極度勞累,病情惡化,經全力搶救無效,永遠地離開我們。李向群用短暫的青春譜寫了一曲新時期青年軍人的壯麗人生之歌,實現了他的報效祖國、服務人民的崇高理想。四十一集團軍給李向群追記了一等功,廣州軍區授予他“抗洪勇士”的榮譽稱號。在全軍抗洪搶險慶功表彰大會上,江主席讚揚李向群等英勇犧牲的抗洪官兵,飽含深情地說:“他用生命譜寫了壯麗的人生凱歌,他們的英名將永遠銘記在人民的心中!”
抗洪英雄——高建成
1998年夏,長江流域遭遇曆史上罕見的特大洪災。抗洪軍民同洪水展開了一場殊死搏鬥。在這場驚心動魄的抗洪搶險鬥爭中,湧現出成千上萬的先進典型,高建成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他在人民生命財產遭到威脅的時候,舍生忘死救助遇險群眾和戰友,用年輕的生命實踐了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高建成,湖南湘陰縣人,1965年10月生,廣州軍區空軍某高炮團連政治指導員。1998年7月27日,他所在的部隊奉命奔赴湖北鹹寧地區執行長江幹堤搶險護堤任務。出發前,他已經生病高燒好幾天,仍堅持帶領連隊趕往抗洪搶險的第一線。在嘉魚縣邱家灣段,他身先士卒,帶頭扛起百多斤的沙袋堵住大堤管湧,幾次因勞累暈倒在河堤上。8月1日晚,他奉命帶領部隊火速趕赴長江大堤內側的嘉魚牌洲灣民垸執行搶險任務。當滿載著官兵們的車隊距離險堤隻有幾百米時,久日浸泡的大堤突然潰口,洪水以近10米的落差向高建成他們撲來,車輛隨時可能被巨大的洪流衝翻。在這緊要關頭,他不顧個人安危,沉著鎮定,迅速組織搶救遇險群眾和官兵。救生器材不夠,他毅然脫下救生衣給新戰士穿上。被迫棄車轉移時,他堅持最後一個離開。在與洪水搏鬥的兩個多小時中,他連續不斷地進行現場鼓動,高喊:“有黨員和幹部在,我們一定能夠衝出去!”“要樹立信心,一定要活著衝出去,幹部、黨員要照顧好戰士,老兵要照顧好新兵,水性好的要照顧好水性差的。”他在洪水中先後救出8名群眾和戰士,最後終因體力不支被洪水卷走,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年僅3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