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我是冷夜(1 / 1)

高中結束後,冷夜考進天南大學——他的夢想學校.

天南大學是師資最雄厚,教學樓最豪華的學校,說穿了學費也是最貴的.家庭不是很富有,而今一個人來陌生人城市生活的冷夜來說,學費不成問題,父母早就給他了一筆數目不是很多的基金,在這個城市使用,也早在高一的時候,他已經成為寫作,畫畫高手,各項雜誌報刊爭相搶奪的人物,他的名聲大了,薪資也提升了.不過冷夜為人低調,從不肯露麵,交稿隻靠快遞,薪資打在卡裏.他給自己取的名字叫做“簡單“,人人都對這個“簡單“好奇的很,可見他並不簡單.

漫步在天南大學的林**上,耳邊有鳥兒們歡快的鳴聲,樹與樹之間保持著完美的距離,就好像冷夜,他生性孤僻,不喜歡親近人,說來這種性格也是隨父母,他很少看見父親冷寒笑,他是嚴肅的;母親韓慕雪溫婉文靜,少言少語.他們一家住在郊區的房子裏,小時候的冷夜就像個高傲的小王子,生活的無憂無慮;他除了每天上學,還要在家接受韓慕雪的教育.也不怎麼和親戚朋友來往.平時他都是靜靜的看著一切,瞪大黑白分明的雙眼,嘴巴抿成一條線,超越常人的態度,超越常人的冷漠,總是不把笑意露在臉上,同學都不怎麼敢和他說話,所以也就造成了他性格越來越孤僻了。

一直以來,圖書館都是理想中的書海,總是翻湧著無盡的書的浪花。在那裏,我可以伸手就觸摸到那散發著淡淡的墨香的文字。通過它們,可以暢開自己的心扉,從那些字裏行間去感受春暖秋肅,喜悅與悲憤。

書對冷夜來說,是執拗的鍾愛.小時候的房子裏有一間很大的書房,很多不同類型不同程度不同語言的書籍整整齊齊的排列在書架上,每個午後,書房是他和母親韓慕雪的天地.聽父親冷寒說母親在懷孕期間,整天看書,別人是聽音樂做胎教,冷夜則是被五花八門的書籍熏陶出來的.所以言下之意,他作為他們的兒子,必須要喜歡看書.他聽懂了父親的弦外音,也很樂意做個書蟲.

從此以後,看書泡圖書館成為了他的嗜好.小時候的冷夜,待在圖書館裏,泡在書海中,他可以忘記一切,長大後,才發現自己的想法是多麼幼稚和天真,但多年來的習慣,強迫著他不停循環延續,就跟每天刷牙吃飯一樣,變成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緊緊相扣於他的生命.

還記得第一次去學校的圖書館時,看著那滿架的書,心裏不由得一陣欣喜。身子好像也暖了起來,仿若那在來時路上所經受的冷朔寒風帶來的涼意,一下子都滌蕩盡了。

這是一個十分靜謐的地方,不曾有絲毫的雜音,隻有紙張不經意間碰觸發出的清脆樂章。陽光透過窗戶灑落進來,彌散在那一列列整齊的書籍上,折射出星星點點的柔和的光暈。圖書館中安靜地坐著許多人,他們的臉上都充溢著求知的欲望,當有人進來時,都不曾有片刻的側目。似乎他們心心念念的隻有那手中的一卷書,沉浸在書的世界中。

我輕輕地踏入這個求知的殿堂,在其中汲取自己渴望著的知識與哲理。伸出手指,慢慢地劃過那一冊冊書籍,恍惚間,感覺自己像是在那精美的鋼琴鍵上奏寫著歡樂的樂章……

終於,在漫漫書海中,我找到了那些自己心儀已久的文化著作,雖然這些書已經看了數遍,但是卻依舊每看一次都還能夠給我以不同的感觸。或許是它的文字沉澱著一種曆史的沉重與滄桑吧,每每品讀著其中的字句,總能感到一種年歲的徒增,仿佛自己,也隨著那文字,走向沉重的曆史深處。

坐在圖書館舒適的椅子上,任陽光灑落在身上。在這樣一個靜謐的地方,一個人更容易看見時間,並看見自己的身影。看著手中的書,目光停留在餘秋雨在《文化苦旅》的序言中說的一段話:“我無法不老,但我可能還年輕,我不敢對我們過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祝祈,卻希望自己的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的確,對於曆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擔,由曆史的滄桑感,引發人生的滄桑感。但,正是因為有了這種感觸,才能促使我們不斷地探索、思索。

「快樂等於墮落」冷夜思量這句話.

走著想著,冷夜抬頭一看,才發現自己站在學校圖書館前.大樓外牆刷成了藍色,晶亮天真,絕大多數學校不是把樓房刷成綠色就是白色,呆板又守舊.天南大學校風自由,提倡快樂學習!宣傳冊上是這麼說的:人活著就是為了快樂,同學們!讓我們朝向快樂出發,快樂過,才能學習到該學的知識!在千篇一律的大學宣傳冊裏,冷夜唯獨對它頗感興趣,他曾經幻想:天南大學的院長是不是像周伯通那樣的老頑童?亦或者是個沒長大的小孩子?最後為了驗證自己的想法,他義無反顧的在誌願表上填了天南大學,其實他動機很簡單,就是想看看這個學校是否是真的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