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春曉(1 / 1)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作者簡介”

孟浩然(689~740年),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他40歲時曾赴京城長安考進士,結果沒考上,便回到家鄉襄陽,隱居在鹿門山。他的性格孤傲,終身沒做官,以作詩自得其樂。孟浩然漫遊過東南各地,寫了許多山水田園詩,把唐代的山水田園詩創作推向頂峰,在當時很有名氣,連大詩人李白和杜甫也都很推崇他的山水田園詩。

“注釋”

(1)春曉:春天的清晨。曉,指天剛亮的時候。

(2)不覺:不知不覺,沒有察覺到。

(3)聞啼鳥:聽到小鳥的鳴叫聲;聞,聽到;啼,鳴叫。

(4)夜來:夜裏。

“賞析”

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

醒來時隻聽見窗外一片鳥鳴啁啾。

回想起昨夜好像下過雨又刮過風,

庭院石階上一定鋪滿繽紛的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