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讀書做官”似乎是每一位父母經常在口頭上念叨的一句話。這不僅是為人父母的殷切希望,也是每一個做孩子的奮鬥目標。“讀書做官”,簡而言之,就是接受一定的教育,然後在朝廷中謀得一官半職。每一個中國的孩子,最先接受到的教育和灌輸,就是讀書做官。從孩提不懂人事到慢慢融入社會,再到進入學堂,孩子們無時無刻不受到這一“格言”的熏染。而所有的中國父母,在竭盡全力為孩子提供教育機會的時候,他們所思所想的,也不外乎是“讀書做官”這一點。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抱有強烈的求學動機。中華民族的悠久曆史,可以說很好地解釋了這一動機。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權大部分掌握在一部分人手中。這些人往往出自平民百姓,他們接受了一定教育之後,在仕途的道路上逐漸攀升。最後,他們到達了高處,俯視著周圍的一切。可以說,這些人是白手起家的。在美國曆史上,也有很多窮苦人家的孩子,通過奮鬥成為人盡皆知的大人物,比如,林肯、格蘭特、加菲爾德等。而在中國,由於其幾千年的悠久曆史比美國要長久的多,像這樣的例子多得更是不計其數。
在中國,每一年都有很多學子,在先輩的榜樣激勵下,進行著艱苦的讀書生活。想要做出先人那般的光輝業績,對於那些讀書的學子來說,是很有可能的。就在剛過去的幾年前,清朝有位官員病死。這是一位執政大臣,他本是一名寒門子弟,父母都是農民。雖然曾經擔任要職,但是始終克己奉公,清明廉潔。因此,他的死給皇帝帶來了無限憂傷。皇帝為他加封了諡號,並親自下詔說明:“他是朕最重要的臂膀,更是朕的心腹。”這位官員的屍骨在北京停放期間,皇帝親自派遣一位皇子為其守靈。皇子帶領他身邊的貼身侍衛,在那段時期內一直守護著。此外,這位官員的屍骨運送其家鄉後,皇帝還派了當地的督撫,去他的家鄉主持喪禮。通過這種方式,朝廷借以表達了對那位大臣的尊重和褒揚。當時,全國上下都知道了這件事。由此可見,就像我們的國家一樣,中國對有所作為的大臣,也是格外重視和恩寵的。
有些人持有這樣一種模棱兩可的觀念:中國雖然人口眾多,但卻沒有文明,一點也不開化;在這個國家裏,到處充斥著落後低俗且野蠻殘暴的封建迷信;生活於其中的人民,終日沉溺於封建迷信中,不能自拔。但是,如果這些人稍微閱讀一下中國的文化古籍,那麼,他們原先的觀點就會發生改變,舊有的狹窄眼界也會得到拓展。從中,這些人會發現他們意想不到的東西,比如數量眾多的箴言佳句,崇高純潔的倫理道德,以及一整套價值規範評判體係等。像這樣的一些東西,對於西方人來說,可以直接用來教育他們的孩子。而在中國,這些東西也早已編寫進教科書裏,成為教導訓誡學生的重要內容。大約在公元775年之前,有一位學者,很出名,專門研究孔子的典籍。在闡釋、評論孔子典籍的基礎上,他將其改編成一套教材。這套教材很有特色,非常適用於學齡前兒童的啟蒙教育。這本書自從編訂以來,一直沒有發生過改變。直到今天,它還是中國大地上所有學堂的通用教材。
就這本書而言,調教和培養孩子,是其主要內容之一。當孩子學會說話的時候,作者告訴人們,應該先教會孩子們如何回答問題。對於男孩子來說,回答問題時要響亮幹脆;對於女孩子來說,回答問題時要溫柔緩和。接下來,作者又講了一些內容,主要是針對男孩子的教育而言。他說,男孩子七歲的時候,應該教育他們學會認數。在日常的生活中,他們不能與大人或者長輩在一個餐桌上吃飯,也不能與大人或者長輩共同坐在一個座位上。八歲的時候,他們應該學會禮讓,凡事要做到先人後己。同時,他們要學會侍奉自己的長輩。十歲的時候,他們應該外出讀書,在私塾裏向先生求教。這一時期,他們日日夜夜待在私塾裏,不僅要學會寫作,還要學會算術。外出的時候,他們穿著打扮一定要樸素、莊重;待人處事時,一定要謙遜,不要說或者做一些不符合自己年齡和身份的言談或行為。十三歲的時候,詩歌和音樂,成為他們學習的主要內容;十五歲的時候,騎馬和射箭,是他們的學習內容;二十歲的時候,他們已經成人,為此要舉行一些專門的成人儀式。當然,他們還要學會一些其他的禮節,凡事都要做到切實遵守孝道倫理。這時候,雖然他們已經掌握了廣泛的知識,但好為人師、賣弄學問的做法,是不允許出現的;三十歲的時候,他們就可以娶妻成家,並從事一些家庭的雜務;四十歲的時候,他們就可以為國家效力;五十歲的時候,他們可以在國家的重要部門工作,比如擔任尚書等;七十歲的時候,他們就要告別朝廷的職務,回到老家頤養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