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美國高富帥的小日子

小馬雖然是丹麥人,骨子裏卻是美國人,甚至比美國人還要美國,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completely Americanized(完全美國化)。很多中國人都知道,羽毛球是丹麥的國球,足球也在丹麥很流行,但小馬從小玩的卻是橄欖球。

我很奇怪,就問他為什麼喜歡橄欖球,難道真的是因為喜歡美國嗎?

“哈哈,其實就是為了裝酷,泡妞會容易一點,因為美式橄欖球看上去比較洋氣,比較陽剛一些。”小馬的回答倒是老實。

“原來,歐洲人也會有感覺自己土氣的時候。”我略帶嘲諷地說。

“是的,”小馬沒有反駁我的話,“美式文化就是強勢,在歐洲,尤其是一些小國更加流行,我們丹麥就是這樣的小國。如果你留意的話,就會發現,北歐和西歐的一些小國,如丹麥、荷蘭、比利時、芬蘭、挪威、瑞典等國,人們的英語水平都非常高,幾乎是第二母語,甚至有成為國語的趨勢。”

現實生活中,我很少完全羨慕或者佩服一個男人,因為總能在自己身上找到一些對方沒有的優點,以此安慰、暗示一下自己:“對方也不是完美的,也沒啥大不了的嘛……”

這樣的例子很多,比如說某作家,有錢,有才華,“不稀罕,沒品位,個子太小,太娘”;某些文體明星,很帥,收入高,人氣旺,“不過嘛,教育程度偏低,素質還有待提高嘛”;有些所謂大老板,有錢,很成功,“但是呢,要麼長得實在太隨便,一副弱不禁風或大腹便便的樣子,要麼窮得隻剩下錢了”。總之,在某些成功人士的身上,都可以很容易找出一些明顯的缺點,足以讓自己不陷入自卑的境地。

不過,小馬就是一個讓我幾乎完全佩服和羨慕的男人,他幾近無懈可擊。

英俊的北歐臉龐,從小打橄欖球練就的一副好身板,幾乎所有的戶外活動都擅長,受過良好的高等教育,會講好幾種外語,工作非常努力,有著很高的收入,愛冒險,會享受生活,為人謙遜而友善。哎,真是挑不出啥缺點了……對了,對了,中文沒我好,哼,總算找到一個缺點。

以美國人的標準,小馬就是典型的“高富帥”,但他沒有一身的名牌,沒有動輒可以在別人麵前炫耀的一疊房產證,他也沒有豪車。

不過,他畢業於丹麥名校,有一幢普通的美式House,一輛大皮卡、一輛老爺車、還有哈雷;小馬每年都會去北歐出海釣魚;每年10月份都會在美國打麋鹿;他會花幾千美金特意坐飛機去澳洲,就是為了打澳洲野豬;他會騎著哈雷摩托車動輒騎上幾千公裏;他會開著皮卡和朋友們去野外安營紮寨;他會在激流中,自如地劃著皮劃艇;他也會經常去打高爾夫,球技遠比我好,杆數很低。當然,美式橄欖球是他的看家本領,美國女人最吃這一套。

中美兩國對男人是否優秀的評判標準有很大的區別。簡單地說,中國人的標準相對物化和量化,比如有房、有車、有身高、有學曆等。似乎核心標準都可以數字化,房子多少平方米,車值多少錢,身高有多少。談婚論嫁的時候,這些標準顯得尤為重要,即便女生不在乎,丈母娘的把關尺度也是非常嚴格。

而美國沒有這麼絕對,沒有要求婚房一定要男方提供,而且他們在一起同居也不見得要結婚,結婚也不見得一定要買房,即便生了好幾個小孩都沒有去領結婚證的人也是大有人在,毫不稀奇。

對於男人外貌和身材,我們中國人似乎特別講究身高,似乎這是最重要的標準,可能和中國以前長期處於農業社會,平均身高長期偏低有關係,所以常說的“高富帥”,“高”字還排第一。歐美現代化起步比較早,再加上人種的關係,平均身高就比中國人高,很少用身高來評判男人,相對來說,他們講究身材的比例、健壯和活力。有運動天賦的男人往往最受歡迎。

中國人應該從大量的美國電影、電視、網絡裏對美國“高富帥”有一點點概念,但多數人應該對現實生活中的美國“高富帥”沒有感性的認識和概念。

小馬是我認識的美國“高富帥”之一,他不是最“富”,也不是最“高”,但絕對是最“帥”的一位。我就試著還原一下一個美國高富帥的日常業餘生活吧。

美國高富帥一般還玩什麼呢?夜店、豪車、奢侈品?這些可以有,但絕不是主旋律,主旋律都是和體魄、冒險、勇敢這類概念搭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