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震驚四座(2 / 2)

要知道,常人煉丹一般會將煉製好的藥液取出,然後用特殊的玉盒暫時保存起來,等待最後的煉製時刻,才會將藥液一一從玉盒中取出。

幾乎沒有人會像他這樣做,這對於尋常修士來說無異於天方夜譚,即便是一些三鼎、四鼎的煉丹大師恐怕也沒有人會鋌而走險。畢竟煉丹在大多數丹師心中是一件神聖的事情,容不得怠慢。

所以,當他露出這一手時,台上端坐的長老們猛地一下站了起來,有人震驚、有人憤怒、也有人對他的手法表示出好奇與欣賞。

好在此刻是丹師測驗這種神聖的時刻,根據修仙界規矩任何人不得上前打擾。否者,那些憤怒的長老們恐怕會直接一巴掌見他拍死。

盡管如此,他的行為已經惹惱了一部分人,他們見不得這些旁門左道的手段,卻又礙於臉麵無法阻止,隻得冷哼一聲拂袖離去。

見此一幕,鍾離賜雖然看見,但卻並未放在心上。

大道三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若是處處都按照規矩行事,又怎能超越前人,達到更高的層次。

更何況,他也沒有多餘的精力去關注他人。同時催動三十六道神念,就如同一個人將自己的意識分成三十六份,那將是相當可怕的事情,稍有不慎輕則神念珠受損、重則走火入魔也不是不可能。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還未被煉製的靈藥正在一份又一份地減少,他的額頭卻已然冒出細汗,精神力的急速消耗,是他肩上的壓力也越發沉重。

地火溫度極高,尤其是在聚火陣法的加持下,威力幾乎已經達到凡火溫度的極限,與靈火也就一線之隔。在這樣的情況下,神念形成護罩保護著靈液不受損傷,每一秒種對神念的消耗都是巨大的。

才過去短短半個時辰,紫府內的神念珠已然小了一圈,隻剩下拳頭大小在苦苦支撐著。

可此時,靈材還有將近一半沒有煉化。這對他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他甚至有些懷疑自己的做法時不時有些托大了。

身旁長老們的神念一直籠罩著場地內外,從未停歇,他也沒有把在眾多築基修士的眼皮底下取得鬼王的幫助。思來想去,他目前能夠依靠的也隻剩下自己。

神念雖然支撐不住,但不代表著他沒有別的東西可以代替,比如:真氣。

雖說用真氣去抵擋地火,消耗速度要遠比神念快的多,但是他與人常人不同,修煉《玄武丹鼎秘錄》的他真氣早已化作陰陽兩極真氣,無論是質還是量,都要遠超一般修士。

一念及此,他果斷將陰陽兩股極致真氣同時注入鼎爐,接替神念形成新的護罩,抵擋地火的焚燒,隻留所需煉化的靈藥投入地火陣法中。

地心的烈焰持續燃燒,鍾離賜的也真氣也源源不斷供給。

同時,為防止真氣消耗過快,他從乾坤袋中取出回靈丹服下,再暗自催動

《玄武丹鼎秘錄》心法加速吸納丹藥中的靈力,以極快的速度轉化成真氣,然後再注入丹爐。

如此一來,真氣總量一直保持著穩定不變的狀態,如同奔流的江水一般源源不絕,直至最後一份靈藥被完全煉化。

在神念細微的控製下,三十六份靈藥依照之前排列好的順序,依次開始融合,一份接著一份,每一次隨著新藥進入,藥液的顏色也在不斷的變幻著。

八卦地火爐內,地火陣法已經被鍾離賜悄然撤去,剩下的一團懸浮在中心的七彩藥液,散發出迷人的草木香氣。

依照他預想中一樣,丹藥完成至關重要的部分,接下來所要進行的將是最後一步,也是最難的一個步驟。

融丹,無數沒有天賦的修士,被這一步拒之丹道門外,永遠沒有成為丹師的可能。

它的關鍵,便是在於一個融字。

這個融,並非融化,亦非融合,而是在於消融。

將靈藥用火焰融化簡單,再將靈液相互融合也算不上難,但要將巴掌大小的靈液團無限消融,最終隻剩下拇指大小的丹藥,卻是難上加難。

對於丹藥而言,每一種材料的藥性都是必不可少的,少了任何一種丹藥也不可能完成。可一旦要消融靈藥藥液,其中必然牽扯到對於藥量消減多少的精確掌控,這不但需要極深的丹道修為,更需要對靈藥藥性有著極高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