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激烈衝突(1 / 2)

第(1br3)頁

愛丁堡是英國蘇格蘭首府,位於蘇格蘭中部低地的福斯灣的南岸;麵積約260平方千米。1329年建市,1437-1707年為蘇格蘭首都。造紙和印刷出版業曆史悠久,造船、化工、核能、電子、電纜、玻璃和食品等工業也重要。隨著北海油田的開發,又建立一係列相關工業與服務業;重要的運輸樞紐,航空港。

愛丁堡有著悠久的曆史,許多曆史建築亦完好保存下來。愛丁堡城堡、荷裏路德宮、聖吉爾斯大教堂等名勝都位於此地。

不過現在想要看這些知名建築,幾乎不可能;全都被遊行者占據。民眾意思很簡單,必須要唐寧街十號、甚至是王室,給他們一個說法。憑什麼蘇格蘭人天生就要吃虧,需要從新核算北海油田收益;同時降低蘇格蘭地區稅收。

其實這些要求很合理,但此刻大英帝國朝不保夕;已經很難從外部獲得更多資金,隻能不斷壓榨國內。英格蘭屬於基本盤,輕易不敢動;再說英格蘭最近一些年經濟並不景氣,民眾生活都成問題。在增加稅收,非造反不可。

蘇格蘭畢竟擁有油氣資源,隻能在他們身上下手;即便清楚這樣做不是很厚道,但也沒有太好的辦法。如果隻是遊行,鐵娘子還能容忍;可現在影響到前線士兵補給問題,堅決要予以消滅;最快速度恢複到正常生活狀態當中。

看到有裝甲車過來,遊行民眾感到不可思議;在歐洲遊行十分正常,不說每月都會發生;但每年肯定有那麼幾次。最多出動警察維持一下秩序,現在直接調派軍隊;到底是什麼意思。

溫特準將也不想對平民開槍,事件平息之後;很容易被當做替死鬼推出去。高層為了自保,可是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

接到的命令是平息暴亂,讓民眾從新回到工作崗位;恢複社會秩序。軍隊已經來到愛丁堡,也不能什麼都不做;灰溜溜的回去,那樣他這個旅長也就當到頭了。

雖然不情願,但還是命令手下開始喊話;讓民眾回到工作崗位,或者直接回家;不要在廣場聚集,給敵特分子可乘之機。

想法很美好,可喊話之人卻沒有選好;隻能說溫特準將對於下屬,並非完全了解!

萊特納,英國第七裝甲旅少校參謀;當然他還有另一個身份,典型的民族主義者;同時外婆還是一位落魄貴族。為盎格魯-薩克遜人製勝論,始終認為自己身上擁有貴族血統;祖上一直在皇家海軍服役。後來因為種種原因,使得他不得已進入陸軍部隊。

要知道在英國,有誌青年首選就是皇家海軍;畢竟大英帝國之所以成為日不落帝國,皇家海軍在其中可是扮演了重要角色。至於陸軍都不能冠以皇家名號,就知道其中差距有多大。

在英國陸軍發展過程中,克倫威爾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點;其1645年建立了新軍,也就是新模範軍,至此,英國開始出現了由財政統一供養的軍隊,也就是常備正規軍。

在此之前的英國陸軍,還是處於零散、拚湊狀態;簡單理解就是士兵基本歸屬地方領主,國王也掏錢養一部分;戰爭前集合到一起。使得英軍戰鬥力很一般;畢竟士兵都是各領主的,給不給國王幹活、出多少力、都要看領主臉色。即便有餉銀賺,還是不情願背井離鄉去給別人打仗。

第(1br3)頁

第(2br3)頁

2.2萬人新模範軍直接成為英國近代常備軍雛形;一個步兵團1200人,是近代英國陸軍前身。

但這支常備軍當時的作戰對象,正是英國國王;並且直接擊敗了國王查理一世的軍隊,逼迫英國君主退位。學者認為,這是英國陸軍沒有皇家封號的原因所在!

事實的確如此;英國陸軍沒有皇家封號,確實與克倫威爾有很大的關係;也正是因為克倫威爾,導致斯圖亞特王朝複辟後;英國陸軍已經不屬於國王。陸軍既然不歸國王,也就沒有使用皇家封號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