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0章 暮雲春樹(1 / 1)

“釋義”傍晚的雲,春天的樹,指能勾起回憶的景物。比喻思念遠方的知己。

“出處”唐·杜甫《春日懷李白》。

李白和杜甫同是我國唐代兩個偉大的詩人。李白以謳歌祖國山水,想象豐富而聞名;杜甫則以一腔愛國熱情訴諸詩中,憂國憂民之情誦之筆端,後人稱李白為“詩仙”,杜甫為“詩聖”。公元744年夏,二人在洛陽會麵。當時杜甫33歲,比李白小ll歲,但是,年齡的差距並沒有妨礙他們成為好朋友。杜甫一見李白,就被這位“天上謫仙人”的風采吸引住了,希望與李白一起去求仙訪道。李白見杜甫謙虛純樸,詩也寫得很好,因此一見如故,與他結成了好友。

不久,李白到梁園(令河南省開封市)結婚。過後,杜甫也特意到那裏去賀喜。李白非常高興,請杜甫進城喝酒。

第二年,杜甫和李白在齊州度過了夏天。六月底,李白告別杜甫,前往魯郡(令山東省究州市)。第二年秋天,杜甫也前往那裏。他倆又一起訪問友人,飲酒作詩。白天攜手出遊,醉後同床共被,形影不離,情同手足。

暮秋時節,杜甫決定西去長安,謀求一個官職。李白一直把他送到城東門前。兩人在一家小酒店默默地喝了幾杯酒,終於依依不舍地分手了。此後,這兩位詩壇巨匠再也沒會過麵。

杜甫到長安後,未能謀到官職,失意兼寂寞,使他更懷念李白。於是,他寫了一首五言律詩抒思念之情。詩的後四句是這樣的:

渭北春天樹。

江東日暮雲。

何時一樽酒,

重與細論文。

杜甫住在渭水之濱的長安,他把自己比作那裏春天的樹。李白當時在江東漫遊,杜甫把他比作那裏傍晚的浮雲。慨歎什麼時候兩人才會再一麵飲酒,一麵重新細細談論文學方麵的事呀!這是杜甫所渴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