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一葉障目(1 / 1)

“釋義”比喻目光為眼前細小事物所遮蔽,看不到遠處更大的目標。

“出處”三國·魏·邯鄲淳《笑林》。

從前有個窮書生,除了讀書什麼也不會做,他雖然很迂腐,卻整天夢想著發財,由於什麼也不會做,家中一切事物全靠他妻子打點。因此,家境仍舊很貧困。

有一天,他坐在家裏讀《淮南子》,書上說螳螂捕蟬時,常躲藏在樹葉後麵,用樹葉遮住身體,蟬看不見螳螂,螳螂就很容易捉住它了。

書生看了,覺得發財的機會來了,心想:我要是找到這片樹葉,也用它來隱藏身體,別人不就看不見我了嗎?這樣我就可以到集市上去拿別人的東西,也不會被別人發現了。

想到這裏,書生高興得跳了起來。他馬上就跑到樹林裏去尋找這片樹葉。他在樹林裏轉了好半天,終於發現一隻螳螂正藏在一片樹葉後麵準備捕蟬。他忙屏住呼吸,輕輕地靠近那隻螳螂,瞅準了那片樹葉,一下撲了上去。可是,因為用力猛了一些,那片樹葉掉到地上去了。

書生趕緊在地上找。可是地上到處都是樹葉,他根本就分辨不清哪一片是剛才螳螂用來藏身的。沒有辦法,他隻好脫下衣服,把樹下的落葉全部掃到一起,用衣服裝著拿回家去。

他妻子見他用衣服兜了一大堆樹葉回來,就驚奇地問道:

“你弄這麼多樹葉回來幹嗎?”書生忙把門關上,小聲說:“別聲張!這裏麵有件寶貝!”

他的妻子感到更加驚奇了,說:“什麼寶貝?”書生也不理她,拿起一片樹葉放在身體前麵,問妻子道:“你看得見我嗎?”

他妻子不知他葫蘆裏到底賣的是什麼藥,就如實地回答:“看得見。”書生又拿起另一片樹葉放在身前,問妻子是否看得見自己,妻子還是回答說看得見。

書生很有耐心,他堅信那片能隱身的樹葉就在這一堆當中,於是他一片一片地試。他每拿一片樹葉,就要問他的妻子一次,可是每一次妻子都說是看得見。如此折騰到半夜,他的妻子實在不耐煩了,當書生又拿起一片樹葉放在身前問她時,她沒好氣地說:“看不見了!”

書生一聽,興奮異常,趕緊把那片樹葉收好。第二天,他拿著那片樹葉來到了集市上,把樹葉放在身前,伸手就去拿東西。可是,他剛把東西拿在手裏,就被主人抓住了。

人們把他扭送到縣衙,縣官問他為什麼那麼大膽,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拿別人的東西,書生把事情的經過說了一遍,並百思不得其解地問:“螳螂捕蟬時就是用這片樹葉隱身的,我也用它隱身,你們怎麼會看得見呢?”

縣官聽了,哈哈大笑起來:“你這個書呆子,真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知道這是一個書呆子,於是就把他給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