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犯了第一個錯誤,不吸取教訓,就會犯第二個乃至更多的錯誤。
“出處”元·脫脫等《宋史·魏王廷美傳》。
趙匡胤陳橋兵變做了皇帝,史稱宋太祖,有一天昭憲太後杜氏問他:“兒啊,你知道你為什麼能當上皇帝嗎?”
趙匡胤說:“祖上有德。”
杜太後搖搖頭,說:“祖上積德,就能當皇帝,那是騙人的鬼話。祖上有德的人多了,為什麼就你當了皇帝,而別人卻當不成呢?”
趙匡胤被杜太後問得無話可說,小心地問:“依您的看法呢?”
杜太後說:“後周皇帝年齡太小不能掌政,所以讓你鑽了空子。你要想保住趙宋江山,你死之後將帝位傳給你弟弟,依次傳下去,直到最小的弟弟,然後再傳給你兒子。這樣,繼承皇位的年齡都不會太小。”
趙匡胤覺得有道理,在病重的時候,把皇位傳給他大弟弟趙光義,就是曆史上的宋太宗。二弟弟叫趙廷美,按杜太後的意思和趙匡胤的遺囑,太宗死後,應由廷美繼承皇位。據說廷美的心術不正,當皇帝的心情十分急切。他覺得太宗正年富力強,幾年之內不會死,就常耍一些陰謀,暴露出篡權的野心。這種行為,引起了開國宰相趙普的注意。
宋朝時,宰相權力很大。趙普看透了廷美的心思,就利用宰相的職權對廷美進行種種限製,經常調動廷美的職務,以防釀成大禍。廷美為此對趙普懷恨在心。太宗看到了這些情況,他打算提前讓廷美即位。一天,他把這種想法對趙普說了,並征求趙普的意見。
趙普說:“當年,太祖已經錯了,您怎麼能繼續錯下去呢?(太祖已誤,陛下豈容再誤耶?)以廷美的心性,他不會讓太祖的兒子德昭即位,而一定會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這樣一來,必然引起朝廷紛爭,趙宋的江山就危險了。曆史上,內訌而導致亡國的先例還少嗎?”
太宗聽了,覺得很有道理,於是就打消了原來的想法,並根據趙普提供的材料,把廷美撤職問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