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用重金去買良馬之骨。比喻求賢若渴。
“出處”漢·劉向《戰國策·燕策》。
在戰國七雄之中,燕國最弱小,因而常受鄰國欺侮。昭王即位後,想使國勢強大起來,因此他勵精圖治,文治武力,想有一天報仇雪恨,但讓他苦惱的是:燕國人才匱乏,缺少文武雙全、勇猛無敵的良將。
一次,他問謀士郭隗:“燕國因弱小才被欺淩,主要是缺少人才。你看,用什麼辦法,能讓天下有本領的人到燕國來施展才華呢?”
郭隗沒有正麵回答,而是先講了一個故事:
從前有個國君,非常喜歡千裏馬,他派人到處張貼告示,聲稱願出一千兩黃金買一匹好馬,但是幾年以後,仍然沒有買到。國君對此深感奇怪。有一個侍臣向國君表示,他願意帶一千兩黃金到各地為國君買馬。國王同意了。
侍臣從國都出發,走了好多地方才打聽到千裏馬的線索,但待他趕到時,千裏馬已經死了。侍臣用五百兩黃金買下那匹馬的屍骨,帶回來交給國君。國君一見被買回來的馬骨頭,覺得十分不理解,他問侍臣:“這就是你用五百金買回來的千裏馬?”
侍臣說:“是的,大王。”
國君問:“看來這確實是千裏馬的骨頭,不然連半兩黃金也不值。隻是我不懂,莫非千裏馬與尋常馬的骨頭有什麼特殊差別?請你告訴我,這些馬骨頭對我有什麼用?”
侍臣說:“馬骨頭確實沒用,我出這麼大的價錢買下來,不過是向天下表示您真的喜歡千裏馬。連千裏馬的骨頭,您都不惜重金收購,活的千裏馬,你會不要嗎?我們隻要在家坐等,一定會有人把千裏馬被送上門來。”
果然,沒多久,就有好幾匹千裏馬送上門來。
昭王問:“請先生說明白點,我怎樣才能覓到良才呢?”
郭隗說:“你就拿我當馬骨頭好了。如果我被重用,還愁比我強百倍的人不來為您效力嗎。”
昭王聽了郭隗的話,馬上修下黃金台,請郭隗居住,並拜他為師,給了很高的待遇。
消息傳出後,各地人才紛紛來燕國效力。有從齊國趕來的辯士鄒衍;從越國來的謀士劇辛,更重要的是離開魏國而來的大軍事家樂毅,一時之間燕國人才雲集。後來樂毅統領燕軍打了幾次漂亮仗,幾乎滅了齊國。從此燕國軍威大振,鄰近強國再不敢輕易對燕國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