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不自量力(1 / 1)

“釋義”量:估量。本義指不能正確地估量自己的實力。後指過高估計自己的力量。

“出處”春秋·左丘明《左傳·隱公十一年》。

息是春秋時期的一個小國,它的國土麵積很小,人口也不多,與旁邊的鄭國相比,就像是把一個小雞蛋放到一塊大岩石上,相差十分明顯。

有一次,息國和鄭國之間產生了衝突,雙方互不相讓,於是矛盾便激化起來。息國國君脾氣十分暴躁,他怒氣衝衝地拍著桌案,高聲叫道:“哼,鄭國雖是大國,我也不會怕它,我要調集人馬,打到鄭國國境去,看他能把我怎麼樣!”這時,一個臣子上前對他進行勸說。

“好了,不要說了,”息國國君沒等大臣說完,就大發雷霆,“不管誰對誰錯,這兵我是一定要出!”

大臣一聽,沒有辦法,隻好磕頭告罪而去。

結果,息國出兵後不久,就被鄭國打得慘敗,楚國乘機就把息國給吞並了。後來,有識之士認為息國是自不量力,自討苦吃,自取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