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優勢資源,但是大多數是用量較少的資源,像銅礦,鐵礦,鋁土這三種大宗礦產以及石油,我們國家都是嚴重短缺的,以銅為例,缺口達55%以上,在稀有金屬市場上失敗的歐美,必然在這些品種上對中國還以顏色,對比稀有金屬的出口數量,我國對這些東東的進口基本上都是以億噸計算的,稀有金屬的漲價,歐美通過一段時間的調整應該就可以適應,畢竟他們的產品價格高,利潤空間大,材料成本漲價不過是吞噬了他們的部分例如空間而已,他們掌握著很多儲備技術,還可以使用更便宜的替代材料來抵消這種成本上漲,對於他們掌握的專有技術產品,就更不需要擔心了,成本上升,那就產品漲價,價格還是由他們說了算。
但是這些中國急需的大宗產品大幅度漲價,恐怕就不是中國能夠承受的了,這可能導致中國經濟的混亂。
歐美的反擊首先從石油開始,石油是工業的血液,而這個血液中國每年要進口1億噸。
這個世界的石油百分之八九十都掌握在歐美,尤其是美國人的手中,他們通過戰爭,金融手段牢牢控製著全球石油市場,而美國本土的石油基本上是不允許開采的。石油也是美國遏製中國重要的武器之一,麵對油價上漲,中國政府除了加大外交努力之外,似乎別無良策!美國似乎已經可以預見這場石油戰爭的勝利,他們已經磨刀赫赫!
蘇聯專家在多年前的研究認為,石油不是由死亡的植物和動物遺體腐敗生成的,而是由簡單的古老岩石形成的。前幾年美國休斯頓一家石油勘探公司的傑?弗?肯尼說,石油是由地下100公裏的無機碳和水在高溫和高壓下產生的碳氫化合物。他和俄羅斯的3名同事認為,所有的石油都是以這種方式形成的。而且不像傳統理論所說的那樣“需要上百萬年的時間才能形成石油”他們的理論認為,在合適的條件下,石油的形成隻需要四十年。但正統的石油地質學家不能接受“石油不能在淺表地層形成”的斷言。
通常人們認為,石油是來自於糜爛的有機物,是由微生物將動植物殘骸分解成的有機物沉積形成的。按現在教科書上的觀點,大多數石油是由埋藏在地下沉積層中的有機物經過幾百萬年在75~200攝氏度的溫度下形成的。微生物把某些埋在地下淺層的動植物殘骸分解成有機物,隨著地層深度的增加,溫度和壓力升高,沉積的有機物可以發生化學反應,這樣有機物逐漸裂解產生碳氫化合物。
而肯尼認為,石油來源於更深的地下,他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著文說,在低壓下可能優先形成甲烷,而不是首先形成較重的石油碳氫化合物。隻有在約3萬個大氣壓力下(相當於100公裏深的地下的壓力)才能產生較重的、更穩定的碳氫化合物。這意味著天然石油肯定隻能在不低於100公裏的地下深處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