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過緊急,劉凱匆匆別過龍陽君,急急趕往秦宮。
嬴政自作為儲君以來,權力多受呂不韋和趙姬的挾製,以至於上朝之時難自作決定,於是一怒之下取消了上朝,隻有事稟奏,但每逢大事,上朝還是必不可少。
待進入正陽殿,劉凱才發現已是滿朝文武百官,個個神色凝重。
此時,嬴政威嚴端坐於正前中高位,身側則坐著趙姬這位秦太後,見到劉凱入殿,同時望了過來。
見狀,劉凱連忙俯身在地,高聲說道:“請恕微臣上朝來遲,隻因剛剛探望過龍陽君!”
“愛卿平身,龍陽君身體可好?”嬴政麵色不變,沉聲說道。
“謝儲君!”應了聲,劉凱站起接著說道:“龍陽君身體依然虛弱,暫時神色多有萎靡,但靜養一番即可,應已無大礙。”
眾人神色略有放鬆,又聽嬴政高喝:“昌平君何在?”
劉凱適機退到群臣之中,卻見昌平君站出,臉色泛苦,跪地應道:“微臣在!”
“昨夜刺殺龍陽君的賊匪身份可曾查明?”
嬴政語氣如常,但是任誰也能聽出其中的怒意。
田獵在即,成蟜又意圖不軌,這檔口又發生龍陽君被刺之事,如此根本就是亂上加亂,也難怪嬴政大為惱火。
昌平君額頭瞬間滲出冷汗,心知難逃責罰,隻能把心一橫,說道:“這些人乃是各國通緝要犯,身手俱是不凡,不知為何會出現在城內,以至於微臣曾懷疑城防軍多有疏忽,但是徹查下並沒有發現有何不妥,所以微臣推斷這些人乃是蓄謀已久,極有可能是趁夜攀上城牆,至於幕後主事者是何人暫時不得而知,請儲君寬恕幾日,微臣必將全力追查。”
昌平君也算正直之人,沒有將責任推到他人身上,一力承擔下來。
其實昌平君反應不可謂不快,隻用了半晚時間就查明賊人身份,但是現在需要一位替罪羊,而昌平君無論王族身份還是都騎尉官職都是正好,所以結果不言而喻。
果然,嬴政怒目爆睜,厲聲喝道:“如此多的賊匪進入鹹陽居然無半點消息,你這都騎尉難逃其責,要不是龍陽君還活著,你必然難逃一死,現在昌平君即可降職為中尉,並且限十日內查清此事。”
“微臣聽令!”
昌平君連忙應聲,心中則暗鬆一口氣。
儲君雖說得嚴厲,但結果卻比他預想的要好得多,隻不過官降一級罷了,至於查清此事倒是無所謂,畢竟到時已是田獵期,再拖個個半月,估計也就不了了之。
昌平君鬆了一口,殿內其他大臣也是如此,同時又紛紛提起精神,觀望都騎尉一職將會落到何人頭上。
都騎尉府負責鹹陽城防,掌握近萬城衛軍的調動,也就是說當上都騎尉則等於變相地獲得了兵權,如此說來,都騎尉乃是極為重要,必然有很多人窺探,但是多數人隻不過想想而已,卻不敢表明,不過有幾人除外,而呂不韋正是其中之一。
剛才討論龍陽君遇刺一事,呂不韋本是一副老僧入定的模樣,一句話都不說,大有事不關己的架勢,但是這會兒卻開口說道:“都騎尉負責鹹陽城防,實乃重要一職,不可一日無人,所以應該盡早地選出一人擔當此任。”
嬴政神色不變,淡淡說道:“相國說的極為有理,不知心中可有人選?”
呂不韋沉吟片刻,這才說道:“老臣以為左中尉袁衛平可當此重任。”
“袁衛平擔任左中尉不過半月時間,而且毫無建樹,現在就提為都騎尉如何說得過去,不妥!”
嬴政口氣頗為強硬,根本不給呂不韋留半分餘地,而後者隻不過眉頭微皺,又說道:“都騎尉實乃重要,還請儲君早日確定,另外不知太後心中可有何人選?”
嬴政眉毛微挑,卻不說話,而偏頭看向一側的趙姬。
呂不韋從來皆是如此,借太後與自身權力來夾持儲君,所以殿內眾臣已是習慣,麵色不動地紛紛望向趙姬。
趙姬目光微閃,在眾臣的身上掃過,正巧與劉凱的目光碰撞在一起,隨之心中暗動,說道:“關於都騎尉一職,本後暫無意見,不過長信侯舍身保全龍陽君,乃是大功,理應獎賞。”
隨即,殿中氣氛微變,而劉凱更是錯愕。
趙姬雖說沒有意見,但是話中之意明顯是讓劉凱擔任都騎尉,這一點實在超出眾人想象。
劉凱乃是嫪毐,本身不過閹官出身,要不是取得太後寵愛,哪能被封為長信侯,這會兒更要成為都騎尉,試想誰人能不驚奇。
殿內沒有愚笨之人,自然可以意會到趙姬之意,於是表情瞬間各異,而其中呂不韋更是臉色陰沉,幾乎可以滴出水來,以至於看往趙姬這位昔日愛妾的眼神都變得寒光凜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