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飛機用於軍事後不久,人們就開始用飛機轟炸地麵目標的試驗。飛機誕生後,最初被用於軍事偵察,隨後即投入戰鬥,用於轟炸敵方目標。因此轟炸機算得上是出現最早的機種之一。飛機家族中的又一個新成員--轟炸機,從此逐步走上了空中戰場的舞台。
大型飛機之最
1913年2月25日,俄國人伊格爾·西科爾斯基設計了世界上第一架專用轟炸機並首飛成功。這架命名為 “伊裏亞·穆梅茨”的轟炸機裝有8挺機槍,最多可載彈800千克,機身內有炸彈艙,並首次采用電動投彈器、轟炸瞄準具、駕駛和領航儀表。史學界公認,“伊裏亞·穆梅茨”堪稱當時大型飛機之最。因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無論是敵國還是盟國,都不曾製造出可與之相媲美的重型轟炸機。
用手投擲
早期轟炸任務都是由經過改裝的偵察機來進行的。炸彈或炮彈垂直懸掛在駕駛艙兩側,待接近目標時,飛行員用手將炸彈取下,向目標投去,其命中精度可想而知。
世界上第一次空中轟炸
1911年10月,意大利和土耳其為爭奪北非利比亞的殖民利益而爆發戰爭。11月1日,意大利的加福蒂中尉駕一架“朗派樂-道比”單翼機向土耳其軍隊投擲了4枚重約2千克的榴彈,雖然戰果甚微,但這是世界上第一次空中轟炸。
重型轟炸機部隊的成立
1914年12月,俄國用 “伊裏亞·穆梅茨”組建了世界上第一支重型轟炸機部隊,於1915年2月15日首次空襲波蘭境內德軍目標。
明星檔案
“維梅”大型轟炸機
生產廠商:英國維克斯公司
翼展: 20.75 米
機長 :13.3 米
機高: 4.76 米
空重 :3 220 千克
最高速度 :165 千米/時
升限: 2 440 米
航程: 1 450 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