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賀州的族群邊界與民族邊界(2)(2 / 3)

——有一批方言詞。

【天文、地理】熱頭(太陽)、星子(星星)、落水(下雨)、好天(晴天)。

【時令、時間】舊年(去年)、晏晝(中午)、暗時(夜裏)。

【農事、農具】踏碓(舂米)、擔稈(扁擔)。

【植物】禾(莊稼、稻子)、麥(玉米)、馬糍(荸薺)、地豆(花生)。

【動物】屙蛋(下蛋)、馬騮(猴子)、吃穀兒(麻雀)、狗虱(跳蚤)。

【房屋、器具】屋(房子)、牛欄(牛棚)、豬錄(豬圈)、麵盆(臉盆)、枕板(鑽板)。

【人品、稱謂】男人佬(男人)、女人婆(女人)、na¨(母親)、翁(祖父)、蔑(祖母)、翁佬(丈夫)、婆姥(妻子)。

【身體、五官】屎肚糍(肚臍眼)、屎窟(屁股)、豆辮(辮子)。

【病痛、醫療】屙瀉/屙肚(瀉肚)、抓脈(號脈)。

【衣服穿戴】手襪(手套);柱棍(手杖)。

【飲食起居】湯(飯)、衝茶(沏茶)、返屋/去歸(回家)、吃朝(吃早飯)、吃晏(吃午飯)、吃夜(吃晚飯)、吃小口(吃零食)、吹煙(抽煙)、屙尿(小便)、屙屎(大便)。

【紅白大事】討婆姥(娶媳婦)、熱頭紅(生日)、送山(送葬)。

【宗教迷信】批八字(算命)。

【商業、手藝】賤(便宜)、行運(走運);娛樂:捉棋/落棋(下棋)、紙炮(鞭炮)。

【動作、心理】講古(聊天)、鬥打(打架);方向、位置行東麵(往東走)。

【代詞】儂(我)、渠(他)、依列入(我們)、你列入(你們)、渠列入(他們)、該粒(這個)、貝粒(那個)、該度(這裏)、貝度(那裏)。

【形容性狀】靚(漂亮)、齷齪/邋(肮髒)。

【虛詞】好彩/好得(幸虧)。

【數詞、量詞】一粒(張)嘴、一頭(匹)馬、一粒(朵)花、一根(棵)樹、一條(根)頭發、一條(首)歌。

(3)語法方麵

——有“佬”、“婆”、“仔”等詞綴。如男人佬(男人)、傻佬、女人婆(女人)、路仔(小路)、煙仔(香煙)等。

——人稱代詞複數在單數後加“列入”表示,如我列人(我們)、你列入(你們)、渠列入(他們)。

——一些複合詞詞素的次序與普通話相反。鬧熱(熱鬧)、緊要(要緊)、柴劈(劈柴,名詞)。

——動物的性別,雄性在動物名稱後加“公”或“牯”表示,雌性在動物名稱後加“婆”表示。馬公/馬牯(公馬)、牛公/牛牯(公牛)、狗公/狗牯(公狗)、貓公(公貓)、豬公(公豬)、雞公(公雞)、鴨公(公鴨)、馬婆(母馬)、牛婆(母牛)、狗婆(母狗)、貓婆(母貓)、豬婆(母豬)、雞婆(母雞)、鴨婆(母鴨)。

(4)語言來源

鋪門話源於粵方言。理由如下:

——與粵方言一樣,聲調保持了古漢語平上去入各分陰陽的格局。

——與粵方言一樣,有-m、-p、-t韻尾(不同的是,粵方言多了一個-k韻尾,鋪門話多了一個一?韻尾)。

——與粵方言一樣,古遇合一模部分字、遇合三虞部分字、效開一豪部分字讀ou。

——與粵方言一樣,古微母讀m。

——與粵方言一樣,古溪母部分字、曉母部分字讀f或h。

——二者有一批共同的方言詞語。

——從鋪門人的來源看,據發音人說,鋪門人是從廣東南平洋經珠江三角洲、韶關而到廣西賀州市鋪門鎮的。這從另一個側麵說明鋪門話與粵方言有淵源關係。

鋪門話雖然源於粵方言,但已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這主要表現在受到了湘方言的強大影響:

——與湘方言雙峰話一樣,韻母有高元音化、單元音化、鼻元音化的趨勢。

高元音化表現在古果、假兩極上。

單元音化表現在古蟹攝(丟失-i韻尾)、效攝(丟失-u韻尾)、流攝(丟失-u韻尾)。

鼻元音化是指原收-m、-n、-η韻尾的字韻尾脫落後,主要元音帶有鼻音的色彩。

——與湘方言江永話一樣,部分-n韻並人-η韻尾。

——動物性別往往在動物名稱後加“牯(子)”、“公(子)”和“婆(子)”表示。

因此,可以說鋪門話是源於粵方言而又受到湘方言的強大影響的一種漢語方言。

3.八都話

八都話主要分布在賀州市八步鎮壓良、靈鳳等村。其特點如下:

(1)語音特點

聲母

——古全濁聲母平聲字今讀塞音塞擦音時讀不送氣清音,仄聲字今讀塞音塞擦音時部分字讀送氣清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