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秋後算賬岫煙冷觀(1 / 2)

皇後雖然問的平淡,可歐陽家老太太卻極捧場的陪笑道:“皇後娘娘可真是好記性,臣婦也記得有這麼一說,當初狄大人回蘇州定居,臣婦家念著和狄大人有交情,還特意去拜會過一次。狄老婦人親口和臣婦說的,她四個嫡親的孫子都定好了人家。莫非......其中一位還是邢夫人的乘龍快婿?”

盧氏麵色不改,隻淡淡一笑:“我們這種門第,怎麼敢去攀附老大人嫡親的孫子。這位小少爺是四房老爺的庶子,從小跟著狄大人身邊念書,至純至孝,聽說名聲極好,臣婦隻有一個女兒,不敢奢望別的,隻盼著她嫁的好,過的幸福罷了!”

皇後聞言,不住點頭,再看邢岫煙,眼睛裏又多了幾分滿意之色:“邢夫人的話說到本宮心坎上去了,三公主如今備嫁,本宮日夜懸心,就怕她嫁過去不被婆婆喜歡。兩位夫人都是做過人家媳婦的,自然明白本宮憂心之處。三公主除了不是本宮生的,可打小養在本宮身邊,本宮也把她當掌上明珠般對待,怎能不盼她好?不過......話說回來了,給女兒定親可不是件小事,邢夫人不該操之過急。本宮說句中肯的話,狄大人家風雖好,可庶子到底不般配。高嫁低娶,你們邢府如今也是有身份的人,怎麼不瞻前顧後的多想想?”

皇後衝邢岫煙招招手:“好孩子,來本宮這兒!”

岫煙明顯感到身邊那個粉衣姑娘身形輕輕一顫,嘴角浮起笑意,靦腆著步子往前走了走。

皇後又仔細打量了打量邢岫煙,覺得這小丫頭雖然不及歐陽家的小姐,但也可圈可點,放在後宮之中也不讓那些嬌顏半分。

皇後的目光從岫煙身上重新移回到盧氏:“就說本宮為三公主尋到這門親事,也是絞盡腦汁,既要看那孩子好不好,又要看對方門第高不高。寧遠將軍有救駕之功,和皇上是從小長大的玩伴,這樣的家世沒的挑剔,他夫人又是出了名的賢良,本宮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歐陽老夫人忙笑道:“皇後娘娘高瞻遠矚,眼光定然錯不了。”

“哎,寧遠將軍家雖好,可也有一件事叫本宮躊躇!”皇後無奈的看向盧氏和歐陽老夫人。岫煙心頭一震,她知道,皇後才剛剛進入正題,對方究竟想要做什麼?

皇後歎道:“三公主從小就叫本宮寵壞了,太過天真!在宮裏還好,有本宮護著,誰也不敢拿她怎麼樣,可去了婆家,她有委屈,本宮也不敢插手寧遠將軍家的內宅。所以......本宮就想著,從這些世家小姐中選出來一個聰明伶俐的,隨著三公主陪嫁到將軍府去。本宮也不虧待她,隻要這女孩子好生服侍三公主,本宮就許諾她一生的榮華富貴。”

盧氏神色大變,歐陽老太太也沒料到皇後會提出這樣的要求!

大家又不是傻子!三公主根本不受寵,皇後絕不可能因為這一點就命世家小姐過去做卑微的陪嫁。說到底,三公主還沒那個資格!

皇後與三公主並不親密,事實上,二人之間非但沒有什麼母女情分,皇後還曾暗地裏克扣著三公主、九公主等人的分例。三公主的母親雖然不得寵,但也是從孝宗潛邸裏就跟著出來的老人兒,這麼多年也積累了不少人脈,三公主再落魄,卻也還勉強能維持著光纖的外表。九公主卻不如這般幸運,小姑娘常常在自己的宮殿裏就餓肚子,偏偏九公主膽子小,不敢與外人道。

直至有一次宮中筵席,九公主在太後麵前昏倒,太醫院三個專家一會診,竟異口同聲道:公主殿下是體虛內匱,長久調養不濟,兼之偶感風寒,所以才會當中暈倒。

太後可不想聽這些文縐縐的話,總歸一句話,九公主是餓昏在皇宮大內的。當著那些皇親國戚的麵,皇後的臉都丟盡了,隨即三公主、九公主二人身邊換了一大批內侍宮奴,此後吃穿用度的分例更是比照幾位皇子殿下,內侍監不敢有絲毫怠慢。

即便是這樣,皇後苛刻庶女的惡名還是傳到了宮外。

既然對皇後的為人秉性一清二楚,大家又怎麼可能認為她是真心為三公主的婚事操辦?

這裏麵必定有什麼叫人隱晦不知的典故。

皇後淡淡笑道:“萬歲也讚成本宮的意思,可惜這人選上出了點岔子。關起門來不說兩家話,你們或是小五的親外祖母,或是他的養母,本宮的意思,這種好事還是出在自己家安妥些。幾位姑娘都是難得的姿容,今後就是哪個跟著三公主嫁進寧遠將軍府,本宮也沒有不放心的地方。”

歐陽老太太和盧氏聞言不約而同垂下了頭。

皇後在心中冷冷一哼,繼而藹聲笑道:“可本宮又一細想想,叫這三個孩子去做滕妾,確實是委屈了,本宮也於心不忍。如今請兩位夫人來,不為別的,就是想叫你們幫本宮想個妥帖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