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9、祖孫三代攜手退敵(下)(1 / 2)

殿門哢嚓一聲從外而內被關閉,李靖慌忙回身,再看時,哪裏還有顧培生的影子?倒是跟進來的幾個禦林軍侍衛虎視眈眈的盯著自己。

李靖心下一涼,也知事情有所不妙。他故意大聲在殿內冷笑:“李泓,你縮頭縮尾算什麼!既然想那位置,就站出來光明正大的和本王較量。虧得本王剛剛還信了你這奸佞小人的鬼話,不要忘了,你可是在列祖列宗麵前發過毒誓的。”

正德笑眯眯從簾子後現出身形,與李靖的氣急敗壞相比,他是十分淡定從容。

“看來二皇兄還沒糊塗到份兒上,你越說這樣講,就越改想想當時的場景......臣弟究竟是怎麼對祖宗發誓的?”正德十分不屑:“臣弟當時說,若那詔書上真立二皇兄為儲君,臣弟定當忠心輔佐。可是二皇兄卻騙了臣弟,騙了滿朝的文武,騙了這天下百姓!父皇的詔書裏分明就是立臣弟為儲君太子,三份詔書一模一樣,可你卻夥同兩江總督顧培生篡改聖旨,更謀害了三代老臣曹大人。身為皇室宗親,父皇最器重的兒子,李靖,你可治罪!”

李靖連連倒退兩步,後麵的禦林軍立即圍攏過來,個個抽出佩劍,虎視眈眈的盯著他。

事情敗露,除了與李泓拚死抵抗,否則自己就是死路一條。

李靖穩住心神冷笑:“本王何罪之有?你休想將莫須有的罪名安在本王頭上,李泓,說到底,你的嫌疑最大。莫不是你眼紅父皇更看重我,心裏不忿,所以意圖謀反?”

“二皇兄......死到臨頭你還不知悔改,你可知剛剛的鍾聲是何意?”

李靖沉默不語,正德哼笑:“你以為與顧培生聯手在父皇的羹匙上放了毒就可以萬事大吉?笑話!父皇是天子,有上蒼護佑,豈是你能隨意毒害的?這鍾聲是父皇在太和殿升駕,宣召群臣覲見的鍾聲。”

“你胡說!父皇昏迷不醒,這是本王親眼所見,怎麼可能會......”李靖正極力否定這種謬論的時候,忽然見空蕩蕩的床褥,那裏哪有孝宗的影子,隻有空蕩蕩的嘲笑。李靖在瞬間似乎明白了一切。

一切的辯詞都顯得那樣蒼白無力,李靖是聰明人,聰明人有聰明人的做法。禦林軍蜂擁而至將他捆綁起來時,李靖隻是很平淡的看著正德:“你早知?”

其實正德對李靖始終帶著惺惺相惜,如果沒有自己的出現,他應該就是父皇最後的繼承人選。然,成王敗寇,李靖終究是輸了,而且輸得十分不光彩。

作為謀逆者,即便是身為孝宗的兒子,在今後的史書上,也不過是留下淡淡的一筆。

正德沒有回答,可這沉默與無聲恰恰是對李靖荒唐謀逆行為的最好反擊。

再說朝中百官均穿喪服進宮,人人麵帶悲色,以為會被引進養心殿外直接哭靈,誰想卻被嚴陣以待的禦林軍們直接送進了太和殿。

看見端坐在龍椅上的孝宗,再有旁邊的太上皇,諸人的心都快蹦出來了。

這神仙居的規模未免太大了些,險些把老臣們嚇個半死。一些人忍不住,當場就“喜極而泣”,就差沒爬過去扒住孝宗的大腿表白決心。安親王亦在人群之中,他原和眾人一樣,是準備進宮為孝宗哭喪的,沒想到......現在該哭喪的大約要換成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