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雪域征途(1 / 2)

茫茫大雪的世界,接連三天的時間,大雪一直沒有停下,鄧陽現在正在一處廢棄的鎮子裏,由於獨立師鄧陽所部部隊發動的冬季作戰,鬼子在整個中原地區的部隊都在瘋狂的調動,同時在獨立旅的其他小股部隊對日軍占領區進行了瘋狂的突擊,對日軍守衛薄弱的地區和部隊進行瘋狂的打擊。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鬼子的部隊不得不彙聚在一起,依靠堅固的工事進行防守,鬼子在戰鬥的前段時間就被鄧陽消滅了一個聯隊以上的兵力,再加上其他部隊的戰績,鬼子已經損失了五六千人,又因為鬼子的後方部隊沒有集結完成,前方的部隊又和中國其他部隊進行對峙,所以並沒有後撤支援他們,這樣的情況下,在局部地區鬼子反倒成為了弱勢的一方。

在加上鄧陽練兵使用的是後世的訓練方法,成軍速度快,而且對於軍官進行了係統性的作戰培訓,因此在裝備不占劣勢,反倒是因為人數少,繳獲的日軍重武器較多的情況下,更是將日軍壓製。

正如鄧陽所說的那樣,中國人天生比日本人個子高力氣大,比日本人更適合作為兵源,隻要能夠給中國人足夠的武器,加上係統性的訓練,那麼日本人並不可能在中國部隊的手上討得多少優勢。

現在就是那樣,大家同樣的武器,同樣的機槍火力,獨立師部隊反倒因為自身現代化的訓練使得他們發揮出鬼子難以想象的戰鬥力。

不過鄧陽卻不知道,現在整個中國大地已經被他這次攻擊搞得天翻地覆。

淞滬戰役是抗日戰爭中第一次大規模的作戰,雙方投入兵力最高時達到近百萬,動用了陸軍空軍海軍幾乎所有的兵種,在上海那片不大的地方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慘烈戰鬥,在這場戰鬥中,中央軍德械師直接從此消失,原本被認為是中國最精銳的部隊,卻在這場戰鬥之後損失殆盡。

不過同樣這支部隊也沒有任何退縮,在上海和日軍進行了殘酷的虐戰,不過他們的戰果也並不弱於日軍部隊,在整個淞滬戰役中日軍傷亡人數為六萬人,死亡人數在兩萬到三萬左右,其中最少有半數是德械師造成的,而中國部隊的死傷人數是十七萬,雙方的戰比是三比一,如果不是因為錯誤的撤退決定導致十萬部隊在崩潰中被日軍殲滅,那麼這並不算是一場敗仗,而且南京也不可能那麼快就會陷落。

十萬人經過上海那個血與火戰場洗禮的精銳士兵,隻要能夠穩定他們的士氣,給於足夠的裝備不難成為中國抗日部隊的骨幹。

可惜由於撤退和南京的巨大算是,高達二三十萬的部隊盡皆覆沒,幾乎將中國部隊的骨架差點全部擊碎,如果這些人能夠活著,那麼中國部隊將可以以這些人為骨幹,快速的組建一支支作戰部隊,而且其戰鬥力也不會在之前部隊之下。

不過上海和南京的慘敗,讓整個中國蒙上了一股絕望的氣氛,但是就在這個時候,獨立師居然發動了冬季的反攻,而且在電光火石隻見殲滅了鬼子的近兩個連隊,更是擊斃了一個中將,可謂是一場大勝。

老蔣在剛剛得知獨立旅對日軍發動攻擊的時候非常氣憤,因為他們認為獨立旅的進攻,很可能將日軍的主攻方向立即吸引到兩湖地區,這樣一來在沒有完成戰爭準備的情況下可能導致他們再一次崩潰。

可是鄧陽他們卻獲勝了,而且攻下了數座縣城,嚴重的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為此老蔣毫不猶豫的晉升鄧陽為中將師長,隨後又發來命令,命令獨立師立即向鬼子縱深發動攻擊,爭取攻下商丘和蕭縣與徐州地區守軍彙成一片,截斷安徽北部日軍的後路。

當然這個命令被鄧陽當即否決了,這簡直就是在找死,獨立師雖然部隊現在擴編成兩萬來人,但是其中一萬人使用的還是老式的漢陽造,加上這次繳獲才堪堪將武器補全,這時候去麵對鬼子的優勢兵力以及無數火炮簡直就是自己找死,因此他依舊按照之前的計劃命令部隊撤離。

撤離的決定是正確的,中國此時的中央政府可謂是漏洞百出,鄧陽的電報在老蔣得到的同時鬼子也得到了,在得知梨本宮守正身死之後,日軍華北大本營立即糾集河北安徽山東等地的部隊,開始向著商丘集結,不但是為了消滅鄧陽他們這支敢於突進的中國軍隊,還是在確保南部淮河沿線一個師團部隊的安危。

這樣的情況下,鄧陽不可能再去冒險,所以鄧陽就帶著一個特戰分隊向著南部進發,隻是他沒想到在這裏居然又遇到了鬼子的特戰隊。

當時的情況非常危急,對方有著近百人的部隊,而鄧陽的身邊僅僅隻有三十人的特戰小隊,雙方都沒有想到會在這裏相遇,於是爆發了一場激烈戰鬥,最後鄧陽與小分隊分離,自己向著目標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