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華暹條約(1 / 3)

“尊敬的統帥先生,對於您的說法我們非常的同意,但是我認為貴方和英吉利以及法蘭西的戰爭已經對南洋地區帶來了巨大的危險,因為我們提議三方可以進行一番會談,我們需要和平。”科林笑著對鄧陽說道,他知道這個時候說和談是一點意義都沒有的,因為現在的英吉利和法蘭西以及獨立軍都認為最後的勝利是屬於自己的。

他們都知道在談判桌上得不到什麼東西,那些財富和好處都隻能夠通過戰爭來獲取,因此現在說出這樣的話,僅僅是為了表現自己的存在感而已。

同時他知道或許他們的大生意又要來了,因為獨立軍占領了英吉利人的大馬殖民以及荷蘭的東印度群島殖民地,那麼絕對會搜刮到大量的財富。

至於呂宋的那區區幾十萬的華人他們還真的沒有任何的異議,因為為了這麼點的人口而得罪華夏國那是非常沒有必要的。

英吉利人的領事官歎息一聲,因為聽到米國的這句話那麼就說明米國根本不準備為了他們做出任何的努力,同時他們也發現了現在獨立軍正在提升的影響力,如果獨立軍僅僅隻是一個小小的地方勢力,那麼米國人絕對會毫不猶豫的選擇站在英吉利人的一邊,但是現在獨立軍的戰鬥力太大,而且米國這等國家也能夠看到現在英吉利人的為難之處,知道英吉利人在短時間內根本沒有辦法顧得上這裏,所以他們現在站在獨立軍的一方。

從一戰結束之後,英吉利人和米國人的衝突就不斷的擴大,尤其是在一戰之中的那些許諾都沒有實現,這讓米國人覺得參加一戰是他們最為錯誤的事情,因為為了參加一戰米國人也損失了近十萬的士兵,同時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可是最後他們根本沒有落到任何的好處,不管是在亞洲的利益,還是在其他的地方依舊被英吉利人牢牢把持著。

其實如果沒有德意誌的崛起,那麼之後英吉利所要對付的很有可能就是日本和米國了。

因為米國在一戰之中,利用前期中立的那段時間從德意誌帝國和英吉利賺取了大量的財富,從原本欠著英吉利人三百多億美元,變成最後掌握著英吉利五百多億美元的國債,一舉從債務國變成了債權國,這是一個巨大的提升,並且將米國變成了世界最大的工業國家,在生產產值上麵比擁有全球百分之三十土地,五分之一人口的英吉利還要強大。

英吉利怎麼可能不擔心米國人搶占了他們世界領袖的地位,因此對其處處限製,尤其是在遠東地區,因為英吉利人的強大掌控力,這裏米國人幾乎是無處插針,連華夏國都沒有米國多大的利益,因為他們不管是在海軍上麵還是在陸軍上麵都無法和英吉利相比。

對於英吉利掌握的龐大殖民地,米國人也是非常眼紅的,那可是每年上千億美元的收入,怎麼可能不讓米國人瘋狂,其實本質上這個時代的所有新進崛起的大國,都是準備推翻英吉利人對於世界的統治的,因為那麼大的蛋糕被英吉利人自己占據著別人怎麼可能不動心。

現在的米國和英吉利,和後世英吉利變成米國的小弟有著本質上的不同,此時的米國雖然軍事實力不是很強,但是強大的生產能力,以及龐大的人口基數都不會作為英吉利人的小弟是,雖然米國人和英吉利人在文化上有著共同之處,但是國家與國家之間都是有著利益衝突的。

就好比米國北邊的英吉利加拿大自治領,這裏的人口太少了,而且對於米國的依賴十分巨大,英吉利人也非常擔心這裏被米國人吞並,如果加拿大被米國吞並,那麼米國將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占據著一個大洲的國家,北美洲將成為米利堅的北美洲,到時候聲勢將更加的強大。

而且因為其兩邊都是大海,所麵對的危險幾乎是沒有的,墨西哥雖然也不小,但是其和西班牙一樣渣渣的戰鬥力幾乎是沒有半點的用處。

現在的米國人還沒有想到二戰會那麼的殘酷,也沒有想到德意誌會開了外掛一樣短時間內滅掉了英吉利,所以現在他們還認為將來的這場戰爭會打成一戰時期的膠著戰,到時候他又能夠從戰爭之中發大財了,因此現在他們要做的還是在不斷的削弱英吉利人對於整個世界的統治,因為這對於米國來說是最好一種結果,隻有英吉利人的統治不斷的削弱,米國人才能夠在遠東地區獲得更多的好處,正因為一直以來英吉利人的統治,所以米國在遠東的利益一點都沒有擴張出去。

雖然數十年前米國人從西班牙人的手中奪去了呂宋也就是厚實菲呂賓的掌控權,但是卻根本沒有插手到遠東的利益之中。

對於現在的米國人來說亞洲是他們發展的方向,因為在歐洲方麵,因為有著英吉利法蘭西以及德意誌的存在,因為米國人的商品幾乎沒有任何優勢,所以在這樣的時候他們隻能夠尋找到另外的一個發展地點,而人口眾多的亞洲自然是他們最理想的目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