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森堡,一個歐羅巴的中立小國,也是一個以鋼產業文明歐羅巴的國家,但是現在這個國家卻無時無刻不感覺到驚恐和彷徨。
戰爭再次開始了,德意誌人在北方摧毀了波瀾,而現在已經開始向著丹麥和挪威進行施壓,似乎已經準備好在北方建立一個龐大的戰爭同盟,而他們也接到了德意誌人的國書,幫助德意誌或者倒向法蘭西,他們隻能夠在這兩個方麵進行選擇。
然而僅僅隻有十五萬人的盧森堡卻沒有絲毫的選擇餘地,不管是法蘭西還是德意誌,都不是他能夠招惹的龐然大物,對於這兩個國家來說,盧森堡就是一隻隨時可以碾死的螻蟻,簡直不值一提。
盧森堡人自然也知道這個道理,但是正因為這個道理,他們才沒有辦法選擇任何一方,因為選擇一方就是得罪一方,選擇一方就很可能導致他們被另外一方的國家給完全摧毀。
一戰的時候,他們的國家已經被德意誌占領過一次,這一次他們同樣麵臨這樣的危險。
所有人都在彷徨,都在焦急的等待,因為這種戰爭臨近的感覺,就像暴風雨前的這裏有著一種巨大的壓迫感,經曆過一戰,歐羅巴人比任何國家的百姓都知道,戰爭是多麼的殘酷,一戰將法蘭西人的年輕人全部消耗到了戰場上,將原本強盛的幾乎能夠和英吉利人進行抵抗的德意誌毀滅了,將原本強盛的奧匈帝國徹底的摧毀肢解,將原本的歐洲壓路機沙俄帝國分崩離析,世界上的幾大超級帝國就在這樣一場戰爭之中完蛋了。
而現在第二場戰爭就要來臨,已經沒有人認為戰爭不會爆發了,現在所有人都在想的是,戰爭什麼時候出現,什麼時候會打起來,是向著東邊打還是向著西邊打。
這些才是這些人的想法,但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德意誌人的戰爭意誌是那麼的瘋狂,也是讓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德意誌人居然將自己的訊息傳遞到了除了法蘭西意外所有歐洲中部的國家,所有的國家都被要求要選邊站隊,這樣的模式比一戰的時候還要恐怖,似乎經曆了一戰之後德意誌人變得更加的恐怖。
德意誌人的軍隊在瘋狂的調度,這一點在狂熱的德意誌之中幾乎讓他們得不到任何的消息,而且現在英吉利人還想著想要戰爭東引,根本沒有明白過來,沙俄根本不是德意誌人的首要目標,作為國恥,英吉利人必須倒在德意誌人的槍口之下,這就是德意誌人自己的想法。
然而身在局中的法蘭西人和英吉利人卻固執的認為,德意誌的資源有限,雖然現在軍事上崛起,但是想要和他們進行長久性的對持戰爭,那麼就必須掃清自己的身後,尤其是那龐大的沙俄,如果不能夠將沙俄摧毀,那麼德意誌人絕對不敢貿然和他們進行長期的對持戰爭。
而且現在在英吉利人和法蘭西人看來,德意誌人這簡直就是在自找死路,不得不說,丹麥,挪威,比利時荷蘭這樣的小國對於現在的世界格局來說幾乎沒有多大的影響區區幾百萬的國民,狹小的國土,這些小國本身就沒有抵擋和參與進來的能力。
在這樣強者之間的戰爭之中,這些小國隻能夠任受欺淩。
丹麥,一個古老而寧靜的國家,除了十五世紀的時候曾經的北歐海盜稱霸一時之外,這個國家在後來的世界上幾乎沒有絲毫的地位,他是一個小小的半島國家,卻並不是很得到英吉利人的喜歡,因為曾經古老的年代,這個國家的海盜不止一次侵入過英吉利本土,現在關於北歐海盜那殘忍的故事還在英吉利人的腦海中不斷的環繞。
然而很可惜,丹麥和德意誌人的關係也不是很好,因為當初的德意誌人,也可以說是普魯士人,他們也深受北歐海盜的奴役。
但是丹麥的地位卻很重要,他是波羅的海的門戶,占領了這裏,那麼波羅的海的國家全部都要聽從德意誌人的命令,占領了這裏,就等於是封鎖了波羅的海,這裏的一切都將被德意誌人掌控,廣袤的波羅的海就會成為德意誌人的內海。
而同時也能夠封鎖住整個沙俄的海陸,這對於德意誌人來說非常的重要。
丹麥人天生非常的樂觀,他們從祖先那裏遺傳下來的海盜基因讓他們麵對任何的災難都有著一種沒心沒肺的感覺。
其實這也是弱者的悲哀,因為他們知道,即便是他們舉國之力,也根本擋不住德意誌的一個軍團按照這個時代的丹麥人的想法,那就是德意誌人要來,那麼就來吧,大不了到時候舉起雙手,等待著戰爭的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