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離開的這段時間,牧場也隨著時間從而變化更加明顯。尤其是這段是很是固定的降雨,讓牧草和周邊從來不缺乏水。這是自古以來很少見的,因為這裏經常性的幹旱,每年到了夏季能夠遇到幾場大雨就算好年景。
五千畝牧場在靈氣和大地之氣雙重滋潤下,也發生了脫胎換骨的改變。原本貧瘠稀疏不怎麼茂盛的牧草,現在密密麻麻沒有一點縫隙,遠遠地望去就像一個塊綠色的地毯。而且這種綠一點不刺眼,是那種沁入心裏,由內到外的舒適。
小河也是可喜可賀,失去了最終束縛,地下水可以肆無忌憚的流出來。因為壓力大和流速快,出水口也被衝擊變大,河裏的水也越來越多。很快百米長的河槽,不僅不覺被填埋,一直不曾注意這裏的,也終於被一名工作人員發現。
高峰從小在這裏長大,對於這條河自然很熟悉。聽到牧場工作人員的報告,他放下手裏的活趕了過來,果然一切如同工作人員描述一樣,小河竟然回複了當年的那種水流量,而且隱約更大。所以,他一邊命人盯著這裏,一邊給趙雲打電話報告這件事。
收到高峰的電話,趙雲自然心知肚明,但還裝出一副吃驚的模樣,表示自己一回去就會看。同時叮囑高峰,讓他看到水量不錯,就可以往水塘裏引了。
事後,高峰從縣裏水利局請來專家過來測試一番,最後得出的結論就是因為這些天降雨頻繁,地下水位有了回升,所以小河才會枯木逢春,重新流淌起來。
有了專家的論證,高峰更加放心,但是還是安排了專人盯在這裏,一點小河有什麼變化,讓他迅速彙報。
小河的變化,讓他不得不加快了建設水塘,終於在牛羊回來的前一天,將這些工程做完。此時,小河中的水也達到極限,在這麼堵著不引流,自然會溢出來將旁邊的草場淹沒。沒有猶豫,高峰親自動手,將水塘和小河之間的阻礙扒去。
看著潔白的河水順著挖開的豁口流入水塘,高峰暗自握了握拳頭。同時心裏浮現出一個念頭,那就是自從在趙雲的手底下幹活,任何事都變得異常簡單。缺錢的時候,錢馬上自動送上門。還在擔心這百畝水塘爛尾,可是趨於幹涸的小河竟然重新煥發生命力。
可以說這是他最舒心的時候,永遠不用為苦難擔心,因為每當遇到困難的時候,總會有出其不意的事情來排憂解難。看著因為河水有了宣泄之地,河槽裏的水位不斷下降,但是高峰沒有擔心,因為他相信這件事不在煩心,可以到這裏結束了。
水塘的工程不算複雜,從趙雲去SD時算起,也隻不過一個星期的時間就全部搞定。高峰也沒有想搞一個什麼大型的水上建築,現在的情況不允許,同時也不現實。他隻是從網上選了一些較為應景的亭子樣式,因為這裏隻是點綴,不需要在這方麵投入太多。
任何事或物都有主次之分,主次不分就會看上去差不多,沒有亮點讓人眼前一亮。牧場主打的就是草原旅遊,所以不必再一個水塘上糾結太多。它隻是牧場旅遊中的點綴之物,能讓過來玩的人感覺不到單調,那就是最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