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清明(1 / 2)

“京都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

日暮侯府傳蠟燭,輕煙散入苦寒家。”

今年的清明時節,天空灰蒙蒙,卻沒有像往年一樣朦朧的雨滴,龍王好像憋著一口氣般遲遲不肯下雨。

兩日時光,因為閱讀《千字文》消耗的精力基本上恢複如初,白遠卻沒有再翻看的意思,他要去看母親,他不想母親看著他病殃殃的樣子。

白遠背著一個包袱,裏麵放著香燭、紙錢……提著食盒裏麵放著水果、飯菜、素酒,腰間掛著的不是世子長掛的長劍,而是一把鐮刀。徒步前往京都外南北山的道路上。

從憐星口中知道卻有仙神,對香燭一事自然不敢等閑視之,除了要祭奠母親以外,還要奉香給看管墓地的山神土地,原山神土地守護好墓地保佑母親亡靈。

白遠母親的墳就在南北山,他母親的身份,死了之後是進不了白家的宗廟祠堂的,隻能在白家奴仆埋葬的地方有一棲身之地。

南北山是京都外的一座大山,方圓近乎百裏,雖然算不上雄偉,但也叢林茂密,地形複雜,山頭極多,有流泉飛瀑,也有亂石山林,僅有一塊平原。

百年前白祖路過這裏之時,見綠草如茵,鮮花芬芳,一顆顆雪楓樹碧綠的枝葉鬱鬱蔥蔥,隨著微風輕輕搖曳,雪白的花瓣潔白無暇,如雪花一般在空中漫漫飄灑,感言:“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

親定這裏為戰死無處棲身的同袍留一方寸之地,時過境遷隻要是白府之人死後無人自行安葬都送到這來,漸漸演變成無人管理的亂葬崗。

日頭漸西,望著眼前那成片的一堆堆無人理會的墳頭,半人多高枯黃的雜草叢生,枯樹密布,杜鵑哀鳴,懷疑百年前傳說的怡人是真是假。

小心翼翼撥來枯黃的芨芨草,向深處處走去,嘴中喃喃道:“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百年時光歲月移,後人誰記此獨寒。”

七拐八拐,走到一座低矮的小墳,小墳毫不引人注目,沒有墓碑,沒有鮮花,一個簡簡單單的小土包幾乎與地齊平。隨著歲月的流逝,風雨的侵蝕,這座無名墳墓已被人遺忘在角落裏。

除了白遠自己沒有人還會記得他母親真正埋葬的地方,看著枯黃的雜亂無章的芨芨草,呢喃道:“母親我會將你帶回家的!”

彎腰放下包裹、食盒,拔出掛在腰間的鐮刀,“刷刷刷”的劃過一片片枯黃的芨芨草倒下,一卷丟到遠處,這是他八年的經驗,從一開始手中拽緊一撮慢慢割,到現在將草輕輕往後壓倒,鐮刀一下下劃過的效率不可同日而語。

找到一根長樹枝,爬上墳頭,將包裹中的冥紙取出掛在樹枝上,插在墳頭,翻身而下。點上香燭,將菜肴出去,一一擺好,撒下三杯清酒。

沒來之前白遠有千言萬語想要訴說,當真的到了麵前卻又無言,千頭萬緒都化成一聲微歎。背靠墳頭,也不說話,看著夕陽漸漸西下,等待蠟燭燃盡,等待……

當蠟燭燃盡等待的東西始終沒有出現,起身將風吹到身上的雜草抖落,留下菜肴,手持一把鐮刀,轉身邁步撥開來時的長草,身體保持緊繃,從到來墳墓外一絲若有若無的危險始終環繞在四周。

“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