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禮記(1 / 2)

時間有腳,匆匆而過,轉眼明天就是科舉開始的日子。

這幾天三點一線,練八法之術,轉庭院之間,“梨花牧場”倒騎馬,說不上慶幸還是失望,幾次牧場之行都沒有遇上羋雲。

不時,還有小廝送上邀請函,對於明顯不懷好意的邀請涵,他強任他強,清風撫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收下,丟書籠,一氣嗬成。

任你千般變化,招式無窮無盡,我不應招,你奈我何?

主旨以不變應萬變,氣的幕後的幾位想給白遠好看的少爺,暴跳如雷,咬牙切齒,同樣無可奈何。

第二天一早,白遠已經起床開始收拾東西。今天是科考的日子,決定白遠能否獲得一張護身符,虎視眈眈中脫身的重要一關。

侯府的幾位夫人,被戲耍的各家少爺,恨之入骨的白風,也同樣在等待。科舉前夕略有顧忌,科舉之後要是不中,隻怕是加倍奉還,死無葬身之地。

大楚的科考,童生、秀才隻要一天,就可結束。舉人以上,涉及六藝,科舉時間大幅度增加,至少要半個月。

儒家“禮、樂、射、禦、書、數”合六藝,共百分,六十以上過初級,方可參加科舉,七十中級,可入二榜。八十高級才可入一榜為解元。

禮,主要指德育,“不學禮無以立”,不學禮不能做人。時間一天共十分。

樂,不僅僅指美育;禮是外在的,樂是內在的。樂使大家彼此相親,禮使大家彼此相敬;樂使大家彼此相同,禮使大家彼此相異。半天時間五分。

射,射箭,二天時間三十分。

禦,駕車、騎馬,二天三十分。

書,各種曆史文化知識,一天十分。

數,數學,半天十五分。

考六藝花費八天,三天後公布通過考生,接下來四天舉行真正的科舉,共耗時十五天。

騎射二藝占據總分的百分之六十,才才有騎射不過,寒窗白苦讀的說法。

等白遠來到科考的貢院前麵,已經是人山人海,才子佳人兩邊涇渭分明。

才子這邊除了正統的儒生青衫。還有俠客勁裝、獵戶裝、道袍、錦衣,五花八門,甚至還有幾個閃亮的大光頭在人群中央。

另一邊自然少不了幗國不讓須眉的女子,颯爽英姿的女俠,僧袍的尼姑,小家碧玉溫文爾雅的女子。讓邊上觀看的人歎為觀止,同時不少登徒子大呼過癮,惹得佳人頻頻轉頭白眼相對。

對此絲毫不以為異,文采不以男女論,閨中小姐亦可考。佳人為皇又為相,誰說女子不如男?

至於道士尼姑之流不少是為了舉人五十斤血米份額而來,大楚有海納百川之量,大門朝任何人敞開,別說你是和尚道士女子,哪怕你是別國的宰相,入我大楚科舉照樣歡迎。

大楚如此寬鬆的條件並不是特例,幾乎所有國家都是如此,有本事的人國家觀念淡薄,習慣了遊走諸國來獲得更好地發展,最誇張的有人還曾經掛過七國相印,被傳為一時**佳話。

貢院前麵,全部是身穿兵號服,手拿長槍,跨腰刀,分兩排筆溜兒直的士兵,個個威武雄壯,莊嚴肅穆,給人一種大氣都不敢出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