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先秦時期的軍事思想(1 / 1)

先秦的軍事形勢,春秋中期以前是一個階段,春秋後期和戰國又是一個階段。在前一階段,戰爭規模一般不大,決戰時間一般較短,作戰形式一般比較單一。夏以前的傳說時代,氏族間、部落間經常發生小規模的戰鬥,地域性部落聯盟間的抗爭規模稍大些,但作戰形式一般比較單一,雙方以木、石、骨製的兵器進行搏鬥,戰敗者即向勝利者貢納方物。夏朝是部落聯盟式的早期國家,夏王與聯盟各部落首領經常聯合起來征服周圍的部落,但作戰規模仍不大。到商湯攻夏桀,也不過憑借敢死之士6000人,以戰車攻擊取勝。商的前期也具有部落聯盟色彩。到武丁時期,農牧業都有較大發展,國家機器逐步健全,軍隊中出現師的建製單位,對外用兵每次集兵常在3000人以上。武丁的夫人婦好攻羌方,用兵達1.3萬人。西周武王滅商,史稱使用兵車300乘,虎賁3000人,甲士4.5萬人,但決戰隻用了一個早晨。西周主要運用車戰,作戰時雙方列好車陣,車上甲士鞭馬馳車,揮戈一擊,勝敗往往由此而定。

戰車在平原地帶奔馳,或追逐敗逃之敵,或倉皇逃離戰場,這是西周作戰時的常見畫麵。春秋前期,各諸侯國爭霸中原,紛紛擴軍,並在政治、經濟製度上進行改革,以擴充實力。作戰方式仍沿襲西周舊例,戰場限於一隅,多為封疆接壤之地,戰法仍以一擊定勝負為主。著名的長勺(在今山東,具體地點不詳)之戰,齊軍擊鼓三通,魯軍方一鼓作氣,擊敗氣竭意沮的齊軍。勝負一鼓而定,春秋前期的作戰基本如此。春秋中期,情況發生了變化。晉國發展經濟,整修內政,軍事力量空前強大,成為中原霸主。南方的楚國為爭霸中原,長期與晉對峙。西方的秦國和東方的齊國也多次與晉較量。戰爭規模逐漸擴大,戰線逐漸拉長,決戰時間也出現延長之勢,尤其步兵在作戰中的靈活性開始引起軍事家們的注意,車戰陣形也開始由密變疏。春秋末期,戰爭的目的往往已不是爭霸索貢,滅國擴土已成為越來越明確的戰略目標。戰爭規模明顯擴大,一次作戰往往動用數萬兵力。戰場已不限於平原地帶,吳、楚間的山澤江河也烽煙頻起。不僅步兵與車兵協同作戰,水戰、海戰也開始出現。縱深發展、各個擊破的階段性戰法,逐步取代列陣決鬥的古典式戰法,軍事形勢進入了新的階段。

春秋後期開始,許多諸侯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強卿專政,是各大國基本的政治特點。卿大夫轉變為新興的地主階級,與舊貴族展開激烈的較量。工商業和城市經濟在這種較量中得到發展,從而又推動了農業生產力的進步。到戰國時代,社會經濟向前發展,使各大國占有更多土地和人口的欲望大增,於是紛紛進行全方位的改革,以求進一步充實國力,吞並更多的中小國家。例如:在中央確立國君的權威,在地方發展郡縣製度,摧毀世襲的采邑,擴大國家的編戶,實行全國統一的土地及賦稅製度,建立國家統一的常備軍,等等。各大國由於已具有雄厚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實力,通過戰爭以統一天下的目標越來越鮮明,於是戰爭產生了一些新的特點:第一,規模空前擴大。就人數而言,一次作戰動輒用兵和殲敵在十萬以上;就時間而言,因作戰往往以攻城奪地為目標,采取長圍久困的打法,為時多在數月乃至數年以上;就空間而言,戰線往往由城上城下延伸到遠郊曠野、山澤林數。第二,多兵種配合作戰。以步兵為主,車兵、騎兵次之,老弱婦女輔之,共同作戰,有時還以水師攻堅。第三,戰法多樣,戰術多變。除正麵進攻外,還經常采用截擊、伏擊等靈活機動戰術。第四,戰爭明顯具備戰役特征。一次作戰往往包括野戰攻防和城邑攻防相結合、退卻與進攻相結合、側翼作戰與正麵作戰相結合等若幹密不可分的環節。第五,兵器有長足進步,增強了攻擊力和殺傷力。這些戰爭特點,為造就優秀的軍事家群體提供了重要條件。

總而言之,春秋後期開始的軍事形勢的大變化,向各大國提出了延攬優秀軍事人才的迫切要求,戰爭特點為造就優秀軍事人才提供了條件;而隨著世襲貴族特權的動搖而崛起的士族階層,又迎合了這種需要。士人們精研兵法戰例,剖析列國形勢,形成各自的軍事理論體係。先秦兵家群體由是而崛起。他們或朝為布衣,夕為卿相,得以一展雄才大略;或投身軍伍,屢建奇功,終於得到國君重用。在這個“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的時代,任何一個兵家都不可能局限於紙上談兵,必須在血與火中去辨別良莠。孫武、吳起、孫臏、尉繚、樂毅、白起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們不僅在曆上留下了赫赫戰功,也留下了中國悠久文明象征之一的《孫子》《吳子》《孫臏兵法》《尉繚子》等傳世兵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