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杜預因勢製宜的思想(1 / 1)

杜預(222年~285年)是西晉著名軍事家、學者。字元凱,京兆杜陵(今陝西長安縣東北)人。

祖、父在魏為官。他是魏大將軍司馬昭的妹夫,魏正元二年(255年)任尚書郎,在職4年,轉參相府軍事。景元四年(263年),魏分路大舉攻蜀,任鎮西長史,隨鎮西將軍鍾會進兵漢中。司馬炎代魏為晉帝,杜預與車騎將軍賈充等修定律令,並作注解。晉泰始六年(270年),鮮卑禿發樹機能部寇擾隴右,杜預任安西軍司,旋轉官秦州刺史,領東羌校尉、輕車將軍。安石將軍石鑒命杜預出兵迎擊鮮卑兵,杜預分析當時雙方情勢,力主明春再行進討;但石鑒不聽,統兵進擊,果然兵敗。次年,匈奴右賢王劉猛攻擾並州(治今太原西南),杜預應詔計議對策,提出利國救邊之策50餘條,都被朝廷采納。鹹寧二年(276年),征南大將軍羊佑上書請伐吳,多數朝臣反對,惟杜預與中書令張華讚成。四年,羊佑病重,仍入朝麵陳伐吳之計,並舉薦杜預接任其職。年底,杜預任鎮南大將軍,鎮襄陽。到任伊始,即以精兵襲吳西陵(今湖北宜昌東南),大破吳名將西陵督張政部。次年,兩次上表請求伐吳。十一月,晉發兵20萬,分6路伐吳,杜預所部自襄陽出江陵。六年正月,杜預陳兵江陵,圍城不攻,派出樊顯、尹林、周奇等將循江西上,連克沿江城邑;又派管定、周旨等率奇兵800幾連夜渡江,多張旗幟,起火山間,忽出忽入,以瓦解吳軍心。這一係列部署,有力地配合了王溶所領大軍的東進。又派伏兵隨吳敗軍進入吳軍大營,生擒吳西線統帥孫欲。軍中流傳歌謠稱讚他“以計代戰一當萬”。隨即一舉攻克江陵及吳沅、湘以南,直至交、廣等州郡。吳軍望風歸降。滅吳後,杜預還鎮襄陽,安定地方,聲名遠著。太康五年閏十二月(285年),征為司隸校尉,加位特進,病卒於赴京途中。追贈征南大將軍,故後人稱他“杜征南”。

杜預是博學多才的大學者,當時人稱他為“杜武庫”言其無所不通。他不僅在軍事上頗有建樹,還參與定律令、設考課、修曆法、興水利、通航運等,顯示出多方麵的才識。他在平吳之後,潛心經籍,專研《左傳》,撰有《春秋左氏經傳集解》《春秋釋例》《盟會圖》《春秋長曆》等,蔚然成一家之學。他的這些著作雖屬經學範疇,但仍閃現出軍事藝術的火花。